2024-01-10 13:33:1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4自贡国家公务员笔试分差查询入口什么时候开通由四川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招聘公告,四川国考岗位表,国家公务员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四川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4自贡省考笔试分差查询入口什么时候开通,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将于1月份公布,按照历年的公布时间分析,也就是本周的事情了(1月8日-14日),图图陪大家一起蹲国考成绩,四川华图不骗人!!
一、出成绩后注意事项?
如何查询成绩 ?
笔试成绩发布后,可以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题网查询笔试成绩,需要准考证号,报名序号。或者直接不管,第二天会有短信通知你。这里注意,国考笔试只会知道自己成绩,并不公布排名。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进面 ?
国考笔试成绩公布之后,第二天会发布国考的首批面试名单以及公共科目的合格分数线,名单按照准考证号排名,不是成绩排名,只公布最低进面分数线
没进面如何调剂 ?
报考普通职位、未进人首批面试名单,且笔试成绩达到最低合格分数线的报考人员即可参加调剂。参加调剂的报考人员只能申请1个调剂职位。申请调剂的报考人员应当符合调剂职位要要求的任职年限、年龄等资格条件。调剂进入面试名单的人员不可以参加原报考职位的递补。
有的岗位因为各种原因没招满,达不到1:3,所以只要你符合要求,那么要把握住“复活”的好机会,建议随时关注各岗位的调剂信息。
进入面试名单后要做哪些准备 ?
参考往年情况,第一页职位表很多单位都是年前面试,像外交部,也就是出成绩后10天左右,税务、海关3月份面试,面试形式为结构化小组。一般来说各个系统在面试名单公布后一个月左右就会陆续组织面试,但是具体还是需要以公告为准。
首先要了解准备资格复审资料
第二要了解准备报考系统的面试考情;第三要充分准备面试考题,进行面试训练和模拟。注意有些岗位需进行体测,如消防、边检、铁路公安等这段时间要注意体能准备
面试能够逆袭吗 ?
在真正上岸前,笔试成绩无论高低都不要放松,面试一切皆有可能,逆袭或者被逆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一定要提前了解面试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好充分准备,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形象。
建议考生要密切关注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及时了解考试后续通知和动态。如有任何疑问或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咨询或反馈。
二、自贡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热点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医养结合,完善养老服务【热点背景】
何为医养结合?其实就是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想要创造美满幸福的老年生活,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离不开高质量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2020年12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实施为期三年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要求将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范畴,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
【模拟试题】
当前,我国现阶段老龄化严重,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深度老龄化挑战的巨大压力已经对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日益严峻的考验,养老问题是家事也是国事。作为社会养老的一种创新模式,医养结合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华图解析】
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确实符合我们每个人的期待,但现在仍处在发展初期还是应该加大对其的引导。
医养结合,从保障目的来看,与传统养老模式一样,医养结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生活服务,以使老人安度晚年;从参与主体来看,它联合传统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从服务内容来看,由于引入了现代医疗技术,它能够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但是,在推进医养结合的过程中,仍旧面临重重困难。例如:很多养老机构虽然有养老护理员,但受过专业培训的不多;养老护理工作的社会认同度不高,收入待遇也不高。
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是王道。不妨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服务体系,让医养结合走进寻常百姓之家。
搭建医养结合人才梯队不可少。加强医养结合机构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护理员等人员队伍能力建设,让其成体系化、成制度化、成流程化发展。
强化医养结合保障机制是发展内核。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这不仅可以疏解老龄人口中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不足的问题,也有利于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人员获得稳定的收入,推动医养结合往更加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只有各方协力,强强联手。让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需要机构、家庭、社会等有关方面更加重视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下大力气来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的环境。惟其如此,方不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好之托,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享晚年。
(编辑:w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