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09:23:48 军队人才网 https://sc.huatu.com/jdwz/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4年四川部队文职笔试考年是什么时候开始报名由四川华图军队人才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告,四川军队文职岗位表,部队文职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 四川华图军队文职考试网!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军队文职微信公众号(scwzryksw).
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介绍和备考指南
军队文职考试是选拔和录用军队文职人员的重要途径之一,备考军队文职考试对于广考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的基本情况,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公告查看 | 职位查询 | 备考白皮书 | 历年试题 |
历年分数线 | 新大纲 | 图书题本 | 培训课程 |
一、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概述
考试时间:10月发布公告,12月上旬笔试。
考试科目:包括公共科目+专业科目。
报名条件:具备中国国籍,报考科级副职以下管理岗位或者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报考科级正职管理岗位或者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具体条件以招录公告为准)。
报名方式:通过军队人才网进行网上报名。
二、军队文职报考答疑及考情介绍
军队文职人员考试注意事项解析,以2023年军队文职报考指南为例,具体招考政策见下文:
32.全军统一笔试科目是如何设置的,主要考核哪些方面?
全军统一笔试内容包括公共科目和1门相应专业科目,主要考核报考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
33.全军统一笔试大纲包括哪些科目,如何获取?
考试大纲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类。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报考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文职人员的考生共用,分为基本知识和岗位能力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文与社会、国防和军队、时事政治、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主要考察考生应知应会知识和综合素质。专业科目考试大纲,按照岗位职责要求设置26个科目,主要测查考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水平。
三、公共科目练习题
在的考试中,文史是常考的一部分内容,在文史中间古代战争考察频率相对较高。文史部分的考察中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量,不断地的归纳总结。现在就将“古代战争”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便于学生们学习。
一、中国古代战争总结
(一)春秋时期
1、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是在鲁国和齐国之间进行的,最终是以鲁国获胜告终。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
成语典故:一鼓作气,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2、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最终以晋国获胜告终。
成语典故:退避三舍
(二)战国时期
1、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
2、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马陵之战发生于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盼为主将,田婴,田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
成语典故:减灶示弱
3、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成语典故:纸上谈兵
(三)秦汉时期
1、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 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成语典故:破釜沉舟
2、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成语典故:刚愎自用、约法三章、运筹帷幄、背水一战、十面埋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经邦济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2、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4、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五)隋唐时期
1、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华文明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大浩劫,这场历时八年,席卷半壁江山的战火不仅成为唐朝的转折点,更是整个中华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的转折点。
(六)宋元明清时期
1、土木堡之变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明朝传到中期,皇位传到明英宗手中,明英宗为朱祁镇。当时外敌瓦刺入侵,首领为也先,太监王振鼓动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明英宗被俘虏。该事件称为土木堡之变。
2、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3、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今中国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罗斯阿尔巴津诺)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
二、例题展示
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由《三国演义》中的一次战役演化而来,该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
1.【华图解析】C。解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四十九回,原文为: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做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其与赤壁之战有关。故本题答案为C。
备考军队文职考试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只要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每个人都能取得好成绩。希望以上绍和建议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关推荐——
APP--模考|30W+题库|智能批改|网课刷题
(编辑:Libinu)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四川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