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 14:31:27 三支一扶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jcfw/ 文章来源:
【导读】华图四川三支一扶考试网提供以下三支一扶招考信息:2023年四川达州三支一扶考试报考入口链接是那个,更多关于四川三支一扶招聘,四川三支一扶考试,三支一扶招考公告的内容,请关注四川三支一扶考试网/四川人事考试网!
2023年四川三支一扶考试报考入口链接是那个?四川三支一扶招募2023年笔试正在报名中,报名时间为6月12日-16日,7月8日笔试,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四川华图三支一扶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相关考试信息如下,更多考情考务及考试备考欢迎咨询华图客服:
——四川三支一扶报名人数统计——
日期 | 报名统计表 |
6月12日 | 下载 |
6月13日 | 下载 |
1、赠送价值2980元完整体系职测网课(学完前八天课 程即可免费获得)
2、叠加优惠:购买卷王班可享受三支一扶线下面授班 叠加优惠310元 使用日期 : 2023.7.1-8.30
使用范围 : 四川华图三支一扶线下3000元以上面授课程
——四川三支一扶笔试练习题——
1.下列不属于成分残缺的一句是( )。
A.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
B.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C.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D.只要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2.
与下列句子语法结构相同的一句是( )。
人们才发现自己马群里的马在一夜间忽然变多了。
A.有人看见你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
B.他曾经看见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从桃园茶社里慢慢地走出来。
C.交通局派来的一辆由最好的司机驾驶的最好的汽车,早已等在县委会门口。
D.他一直密切关注IT产业的发展情况。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4.
下列语句中,在语序上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5.
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忽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事实上,_____________,殊为不易。尤其要看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虽位居世界第一,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相比,优质资源的供给依然严重不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参加高考的数百万农村学生来说,哪怕农村学生进入知名大学的比例只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多了数千个进人中国知名大学的机会
B.哪怕农村学生进人知名大学的比例只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多了数千个进入中国知名大学的机会,对于参加高考的数百万农村学生来说
C.哪怕农村学生进人知名大学的比例只提高一个百分点,对于参加高考的数百万农村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多了数千个进入中国知名大学的机会
D.对于参加高考的数百万农村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多了数千个进入中国知名大学的机会,哪怕农村学生进入知名大学的比例只提高一个百分点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C项句子成分完整,语句表达通顺,没有语病。
A项主语残缺,可以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B项谓语残缺,应在“参与”前加上“承担”;D项主语残缺,应在“只要”后加上主语“你”。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的“人们”为主语,“才”是状语,“发现”是谓语;A项中“有人”是主语,“看见”是谓语,中间缺少了题干句子中的状语,故A项不符合,排除A项。B项中“他”是主语,“曾经”是状语,“看见”是谓语,与题干要求相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答案: C
解析:
>A>项,重复累赘,“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一句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的人或单位”。
4.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语句多元考查。
分析选项可知,A、C、D的语序为主语+谓语,B项语序为谓语+主语,为主谓倒置。
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 “哪怕”引导了让步关系从句,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对于”引出对象;“意味着”表示在让步事实下出现的结果。显然,D项颠倒了事实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排除。对象和让步事实的位置取决于文段强调的重点:若强调让步事实,则对象置于后;若强调对象,则让步事实置于后。我们从“殊为不易”可以看出,文段强调的是提高入学比例意味着机会增多这一让步事实。另外,从各句对象范围来看,让步事实的对象是农村学生,“对于”的对象是参加高考的百万农村学生,将让步事实置于前,可以表示在此事实下,一个具体的对象群产生的影响,若加以延伸,在此句式下还可以表达对农村家长、初升高等各类相关群体的影响。故本题最佳答案为C。
(编辑:wena)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