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2023年招录公告于10月24日发布,10月25日起报名,计划招录人数达3.71万人,考试时间定于12月4日,相信信息查看下文。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
报名时间: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3日18:00
查询资格审查: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5日18:00
查询报名序号:2022年11月7日8:00
报名确认缴费:2022年11月10日0:00至11月15日24:00
网上打印准考证:2022年11月29日0:00至12月4日15:00
考试时间:2022年12月4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2年12月4日下午14:00—17:00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2年12月3日下午14:00—16:00
二、报考程序
(一)职位查询
各招录机关的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咨询电话等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以下简称《招考简章》),有关报考政策规定、报名网络技术和考场考务安排等事宜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招考简章》、《报考指南》通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以下简称考录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3)公布。
报考者对《招考简章》中有关职位的专业、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等资格条件有疑问需要咨询时,可直接与招录机关联系。
(二)网上报名
本次招考主要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可于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3日18: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报名并提交报考申请,每次只能选报1个职位。报名时,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报考者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将取消报考资格,涉及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招录机关于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5日18:00期间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确认报考者是否具有报考资格。报考者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3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2022年11月3日18:00以后,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录用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3.查询报名序号。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2022年11月7日8:00后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时需提供该序号,请务必牢记。
(三)报名确认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2022年11月10日0:00至11月15日24: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报名确认并缴费。逾期未完成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可以直接与当地考试机构联系办理报名确认和减免费用手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机构的咨询电话将于2022年11月9日以后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公布。
(四)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名确认成功的报考者,请于2022年11月29日0:00至12月4日15: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打印准考证。如遇问题,请与当地考试机构联系解决。、
三、国家公务员报考职位分析
本次国家公务员招录岗位中有2.5万个应届高校毕业生,2.8万个基层岗位,3000余个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录岗位。
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从历年岗位数据、学历报考条件、基层岗位条件、全国招录数量、四川岗位数量等维度整理分析了本次国考岗位大数据,详细内容可查询【2023年国考大数据】。
四、国家公务员笔试练习题
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成功的流行文化作品具有共性,它们通俗,却并不______,它们浅显,却并不______。
A.俗套 ,浅
B.庸俗 , 短浅
C.俗套, 浅薄
D.庸俗 ,浅薄
2.虽然政府与企业、家庭一起共同参与国民经济,但其行为方式和目的 。企业和居民是以收益最大化为前提和的目标。而政府的经济活动一方面不能 收益和成本,另一方面又必须以全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为前提。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不尽相同 无视
D.
3. 通过探测重力的微小变化,科学家发现一些地方的地下水越来越少。尽管卫星数据显示地下水出现了 ,相关部门对这些信号仍然相当 ,他们对科学家最近的发现提出了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警戒 反感 批评
B.枯竭 不满 辩驳
C.危机 谨慎 质疑
D.问题 不安 反对
4. 作为曾经的媒介大亨,报纸的影响力已经 ,互联网、手机的普及,让现代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 的变化,报纸媒体的阅读群体日益萎缩。新媒体留给报纸的发展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每况愈下 日异月殊
B.今非昔比 翻天覆地
C.烟消云散 惊天动地
D.今不如昔 日新月异
5. 不要怕去学新的东西。知识没有( ),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而且愈多你愈身心矫健。
A.重量
B.大小
C.困难
D.期限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文段中两个空格前的“却不”表明填入的词语含义和感情色彩应分别与“通俗”和“浅显”相反相对。因此D项正确。“短浅”搭配“目光”,因此A、B错误。“俗套”指世俗的习惯和礼节或陈旧的格调、程式,因此一般作为名词出现,填入第一空不恰当,因此C项错误。
2.答案: A
解析: 此题应该从第二个空入手。首先很容易排除CD两项。无视和轻视两个词都有主观上瞧不起的意思,不符合语境。其次区分AB两项。 “忽略”一般是无意识的疏忽,而“忽视”多是指有意识的不在意不重视某些事情。因此综合辨析应该选A。
3.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
第一空填入的词应与前句“地下水越来越少”对应。“警戒”与“出现”搭配不当,“枯竭”语意过重。地下水变少,是地下水出现的一种“危机”,并非“问题”,故该空应选“危机”。
由“尽管……仍然”这对表转折的关联词可知,相关部门对科学调查结果不信任,进而提出了质疑。有关部门的态度是不盲目相信数据,体现为谨慎,而非反感。第二空只有C项“谨慎”能反映出不信任的意思。“不满”、“反感”与语境不符,“不安”在材料没有体现。第三空“质疑”符合语境。“辩驳”、“反对”均不能与“提出”搭配,“批评”与语境不符。
因此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B
解析:
第一空需要填入一个能说明“影响力发生变化”的词,“今不如昔”指现在不如过去,“今非昔比”指现在和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两个词都可以用来说明报纸如今的影响力发生变化;第二空需要填入一个能形容“变化大”的词,“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符合文意,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A项“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不能和“影响力”相搭配;C项“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语义过重;D项“日新月异”强调发展和进步“快”,与文意不符。
每况愈下、今非昔比、烟消云散、今不如昔、日异月殊、翻天覆地、惊天动地、日新月异
“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今非昔比”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烟消云散”指像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今不如昔”指现在不如过去,多表示对世事的感叹
“日异月殊”指每天每月都有差异。形容变化大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惊天动地”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
象
5.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选择实词填空的能力。
根据题中“随身携带”、“压垮”两词,推出所填词应为“重量”。B、C、D均不符合语义。
故正确答案为A。
国考推荐
(编辑:Libinu)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
上一篇:2023年国考招录职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