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经发布,面向全国招录3.71万人,报名时间为10月25-11月3日,笔试时间为12月4日,如下为本次国考相关信息。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
报名时间: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3日18:00
查询资格审查: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5日18:00
查询报名序号:2022年11月7日8:00
报名确认缴费:2022年11月10日0:00至11月15日24:00
网上打印准考证:2022年11月29日0:00至12月4日15:00
考试时间:2022年12月4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2年12月4日下午14:00—17:00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2年12月3日下午14:00—16:00
二、报考条件
报考者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2004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三、国家公务员报考职位分析
本次国家公务员招录岗位中有2.5万个应届高校毕业生,2.8万个基层岗位,3000余个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录岗位。
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从历年岗位数据、学历报考条件、基层岗位条件、全国招录数量、四川岗位数量等维度整理分析了本次国考岗位大数据,详细内容可查询【2023年国考大数据】。
四、国家公务员笔试练习题
1.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考试时要避免的,一是精神不可高度紧张,二是不可粗心大意。
B.为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谁也不会认为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D.让老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难到我们能否认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吗?
2.
民众的不理解和利益相关方的围攻,是改革者永远的深渊。 。所以很多改革者成了悲壮的先驱,他们启迪了民智,开启了新局,却都已是“寂寞身后事”。改革者的远见与彷徨总是相伴而生,“虽千万人,吾往矣”,需要巨大的智慧和勇气。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在理想主义日益稀薄的年代,改革者弥足珍贵
B.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C.伟大的人永远是孤独的,不被大多数人理解
D.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改革是值得付出代价的
3.
A.这样的“偏见”不应当是贬义词
B.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人为主的作用
C.合理的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
D.这种偏见是可以被理解而且应该被原谅的
4.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B.这部小说刚一出版就在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所以这部小说的文学功底是非常浓厚的,并且这部小说反映社会现实非常深刻
C.这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是关系到是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问题
D.他们不但保质超额完成了任务,我们也没有落后,很出色地实现了预定目标
5.
人与自然对峙中,如果明确无误的战胜了自然,则会产生一种轻松愉悦的美;( ),则会产生一种悲剧美;当被自然征服时,那就是一种可悲了。
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句子是( )。
A.而当人与自然的力量势均力敌
B.自然战胜了人类
C.虽然没有绝对战胜自然
D.如果明确无误地输给了自然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病句辨析。
选项A,“避免”与“不可”都是表示反对的意思,二者相冲突,必须去掉一个;选项B,所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防止事故“再发生”,而不是“不再发生”;选项D,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思变成“难道我们能承认这是我们所追求的吗”,意思与所要表达的相反。选项C没有语病。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C
解析:
“伟大的人永远是孤独的”与“民众的不理解和利益相关方的围攻”相呼应,同时点出了“很多改革者成了悲壮的先驱”的原因,衔接最为恰当。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C
解析: 文段论述的是偏见,并将其分为合理的和盲目的两类,按总分式结构论述。空缺的句子作为第一个分论点的总结,应该是与第二个分论点的总结——“这种偏见是应当克服而且是可以克服的”相对应的。A项句意、句式都不符合;B项亦然;C项严丝合缝,符合题意;D项“被原谅”一词不妥,文段论述的偏见是普遍事实,而非某个人的过错,谈不上原谅的问题。所以本题选C。
4.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A项语句表达通顺,没有语病。B项中“文学功底”只能说是“深厚”,不能说是“浓厚”;C项中关联词不完整,“不仅”应该与“而且”搭配;D项中关联词“不但”位置错误,应该放在句首。
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填空。
据提干可知,句子以“;”号为前后对应,所以括号中应当是与“如果明确无误战胜了自然”对应的内容。句子最后又有”被自然征服“,所以应当是“战胜—平衡—被征服”这样的逻辑关系,所以对应选项就只剩A、C,但显然A的描写更符合文中语境。B、D项表述皆与句子中内容有重复,所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国考推荐
(编辑:Libinu)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