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1 09:35:43 三支一扶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jcfw/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导读】华图四川三支一扶考试网同步四川华图发布:2022年四川三支一扶考试分差查询网址什么时候开通,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微信(schuatu),三支一扶基层服务招募培训咨询电话:028-86755760。
2022年四川三支一扶公告于5月13日发布,招募人数为1539人,笔试时间为2022年6月25日,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四川华图教育为大家提供本次三支一扶考试答案与在线测分,考题重做,一键预测分数。
——四川三支一扶笔试成绩公布时间——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时间为2022年6月25日,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笔试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50%。笔试缺考或成绩为0分的考生,视作自动放弃,取消招募资格。
公布笔试成绩及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笔试成绩于7月15日左右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公布。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确定专人于7月12-15日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领取考试成绩,并于7月16日左右在相关网站公布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
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按照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拟进入面试资格审查的最后一名笔试成绩相同的并列人员一并进入资格审查。进入资格审查人数达不到招募名额3倍的岗位,该岗位符合条件的笔试人员全部进入面试资格审查。
——四川三支一扶面试资格复审——
资格复审及面试的时间、地点,由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安排在相关网站公布。资格复审须查验考生有效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原件、《四川省2022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考生信息表》及其他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暂未取得毕业证的应届毕业生出具本人学生证(无学生证的,出具所在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开具的院系、学历层次和专业等情况证明)。暂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出具有效期内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或笔试合格成绩。签订服务协议前仍未取得毕业证及岗位要求相关资格证书的,视为不合格,取消招募资格。留学人员应持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学历、学位参加资格审查,留学期间所学专业未列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可按有关规定进行第三方专业认定,认定与招聘专业为相似专业的视为专业条件合格。若政策规定需要单位同意才能报考的,还须提供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面试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50%。
因资格复审不合格或考生自动放弃出现面试人选缺额,在报考同一岗位的考生中,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仅递补一次)。未在规定时限内参加面试资格审查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面试资格。
如因面试资格审查或缺考出现空缺而造成实际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募人数之比低于3:1时,面试正常进行。如招募岗位实际面试人员未形成竞争(即参加面试人数少于或等于该岗位拟招募人数),该岗位面试人员面试成绩低于其所在面试考官组使用同一面试题本面试所有人员平均成绩的,取消招募资格。
对有人参加笔试,无人参加面试的岗位,可在本县(市、区)报考同一项目、参加面试、符合岗位需求且同意调剂的考生中,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进行调剂招募。
——四川三支一扶面试练习题——
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为了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处理工作中单位内外部人际矛盾的能力,公务员面试考官一般都会把命题焦点集中于人际关系类问题上,所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一问题就成为了公务员面试中出现概率较高的题目之一。在倡导建立服务型政府的今天,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无疑会是决定一个人是否适合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的前提。首先,公职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具有开放性,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人际关系的处理是否适宜,决定了政府的执政理念及手段是否具有相应的水平;其次,政府部门的工作,系统复杂,部门与上下级之间的衔接看似只有隶属关系那么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机械的判断往往会使工作效应大打折扣,灵活的为人处事,也印证了中国“有人就有江湖”这句戏谑的比方。在处理人际关系题中,很多初出茅庐的后生晚辈总是无法做周全,对此进行指导。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人际关系的处理说简单,也简单,因为这类题目不是硬考量思维层次是否丰富,言之成理即可;但是说难,确实也不容易答好,因为它确实往往都会把考生至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两难的选择,让人如食鸡肋般,进之则险,退之则庸。而且对于很多考生来说,社会经验几乎是零,即使有过短暂的工作经验,人际关系的处理手段也不够成熟。
其实,考生们之所以觉得这类题目不好答,是有两个误区在作祟,只要我们跳出这两个惯性的思维短板,思维就能海阔天空了。
第一个误区就是大家总是习惯于去追求完美。
人际关系的处理之所以复杂且纠结,问题就在于各种利益交织在其中,难以平衡。很多考生在回答人际类问题时不愿意正视问题,而是回避矛盾,顾左右而言其他,还有些考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不愿暴露自己的缺点,在迟疑中不仅让自己理不清思绪,也让考官心生“差评”。因此,面对人际矛盾类问题,考生首先要保持镇定与自信,万不可纠结于关系的平衡而迟迟理不清思绪,而是应该大胆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尽可能地处理题中设置的矛盾;其次,不可使用“你好、我好、大家好”式的回答模式。因为公务性是公务员人际关系中最显著的特征,即公务员人际关系的确立立足于公务、服务于公务,公务员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公务为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切忌用老油条的口吻。
第二个误区就在于很多考生对换位思考的理解是不到位的。
人际关系出现僵局时,处理的主要方法就是要通过深入沟通来解决。但是“沟通”这个词汇在绝大多数考生心目中实际上就是一个符号意义,没有实质性的用途。给大家举个小例子。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发生之前,孙权对于联刘抗曹还是投降偏安,实际上是举棋不定的。这个时候,大臣们分成了两派,“鸽派”认为应当主和,投降曹操,因为东吴的实力不足,曹操有八十万水军,与曹操相抗,无异于以卵击石;“鹰派”主战,认为曹操远来江南,必定水土不服,人多但无益,且战不义必失民心,所谓失道寡助,可以一战。这两者看似说的都有道理,所以孙权难于抉择,毕竟双方的理由都有理但不足以说服对方。最后孙权选择了联刘抗曹,也就成就三分天下的基本格局,赤壁之战扬名千古,成为著名的战争案例。孙权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就是鲁肃简单地一番沟通:主公,我等投降,尚不失荣宠,尚可封官予爵,一生得保平安;但是主公您要是投降了,您想过未来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吗?言下之意,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孙权作为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岂能见容与曹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投降哪里能保平安啊!孙权实际上是别无选择的。鲁肃这番沟通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时时刻刻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的,为对方的利益着想,这是对方听劝的最大缘由。
故而,换位思考绝不是一句空谈,还是要看我们的实际运用。打个比方说:有个家长随地吐痰,你是教育他遵守文明功德更有效?还是告诉他这样会教坏小孩子更直接呢?答案不言而喻。
认为,对于公务员面试而言,为了更好地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与不同的主体相处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对于上级,要尊重、服从领导的安排但不盲从,懂得保密,不议论上级;对待同事,要有礼有节,保持谦虚,遇到矛盾,先找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化解矛盾,要有容人之量,取长补短。总之,保持宽容、平等的态度,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明白人情练达即文章。更多关于人际沟通的意识和技巧,尽在网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