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3 11:36:09 三支一扶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jcfw/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导读】华图四川三支一扶考试网同步四川华图发布:2022年四川省眉山三支一扶招募考试公告什么时候出,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微信(schuatu),三支一扶基层服务招募培训咨询电话:028-86755760。
2022年四川三支一扶公告于5月13日发布,报名网站为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报名时间为2022年5月22-26日17:00,笔试时间为2022年6月25日,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
▼▼扫码查看公告原文▼▼
——四川三支一扶报名条件——
招募对象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含2022年应届毕业生),各地也可根据岗位需要,适当提高至本科及以上学历。技工院校毕业生,在符合专业等其他条件的前提下,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报名应聘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的岗位,高级工班毕业生可报名应聘学历要求为大学专科的岗位。报考人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自愿到基层工作,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三)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92年5月22日及以后出生)。
(四)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募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历年分数线查询▼▼
——四川三支一扶报名方式——
四川省“三支一扶”计划协调管理办公室于5月13日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等相关网站发布招募公告。
网上报名:本次招募全部采用网络方式报名,免交报名费。报名时间为2022年5月22-26日17:00,报名网站为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http://rst.sc.gov.cn/)“人事考试”专栏。
资格初审:各地于5月22-27日17:00对报考者填报的信息在网上进行资格初审(报考者上传照片由系统自动审查),并在报考者报名后的2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对资格初审不合格的,应说明理由。
——四川三支一扶考试时间——
考生于6月21-24日登录报名网站,自行打印本人准考证。不具备打印条件的考生,可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到报考的市(州)人事考试机构打印。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时间为2022年6月25日,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笔试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50%。笔试缺考或成绩为0分的考生,视作自动放弃,取消招募资格。
公布笔试成绩及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笔试成绩于7月15日左右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公布。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确定专人于7月12-15日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领取考试成绩,并于7月16日左右在相关网站公布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
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按照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拟进入面试资格审查的最后一名笔试成绩相同的并列人员一并进入资格审查。进入资格审查人数达不到招募名额3倍的岗位,该岗位符合条件的笔试人员全部进入面试资格审查。
它 也会回家来看看,走时眼睛里会 出些许的留恋与不舍。
A.偶然 透露
B.偶尔 透露
C.偶然 流露
D.偶尔 流露
每天这个女孩坐在小凳子上听着收音机里的新闻、故事,她被喇叭里的人说的话迷住了,>__________,有时候她躲在一个角落,模仿着喇叭里的人说话的语调,那时候的她,脸上洋溢着一种美丽的___________。
>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梦似幻 神色
B.如火如荼 气质
C.如癫如狂 神情
D.如痴如醉 神采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神,_____人们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人和实现人的价值。( )
A.鼓励
B.激励
C.倡导
D.鼓动
A.妄自尊大 关键
B.忘乎所以 秘密
C.目中无人 原因
D.趾高气扬 秘诀
真正做公益,不是说投入精力和资金以后,自己就可以________了,而是看我们真正能做多少,怎么使我们的投入最大_________地解决问题。
填入划横线最恰当的是:
A.高枕无忧 水平
B.一劳永逸 限度
C.袖手旁观 效率
D.心安理得 范围
1.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实词和虚词的混搭。“偶尔”指有时候,跟“经常”相对,强调频度的多少。“偶然”指事情发生意外,跟“必然”相对,强调可能性和必然性。根据语境,它会回家看看的次数是指频率,所以第一个空格应填“偶尔”最符合语境。
“透露”的意思是透漏,泄漏消息,宾语是消息,是主动性的行为;而“流露”是指意思、感情等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宾语是意思、感情等。“留恋与不舍”是感情,所以第二个空格填“流露”。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解析:
由第一空前的“迷住了”可知,第一空填“如痴如醉”更为恰当。故应选择D选项。
3.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语境最佳选择。
“倡导”指率先提议,对象一般为某项提议、主张或某种行为,题干意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提倡一种主张,故选C。
A项“鼓励”和B项“激励”的主体一般是人,因此排除;D项“鼓动”指以言语或行为激励他人使有所行动,多指负面行为,不符语境,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混搭填空。第一空与前文的自信自大形成递进关系,“忘乎所以”指“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正好也对应前文的的“过分陶醉”。 第二空更多强调国家基业长青的核心要义所在。“秘密”契合文意。故B项符合文段要求,本题答案选B项。
"妄自尊大”指人狂妄地夸大自己。“自大”之意与前文重复,无法形成递进关系排除A项;“目中无人”也指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文段并没有涉及到他人,C项不符;“趾高气扬”是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该词作形容词的情况较多,且与前文所提“过分陶醉”带来的后果关系不大。排除D项。
5.答案:
解析:
>此题第一个空比较难选,因为意思接近,主要突破口是第二个空,根据文段意思提到了>“>多少>”>,属于量的方面,接下来应该对应的是>“>质>”>的方面,所以>“>最大效率>”>解决问题最合适。
(编辑:Libinu)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