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4 14:28:40 军队人才网 https://sc.huatu.com/jdwz/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年文职公共科目网课由四川华图军队人才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告,四川军队文职岗位表,部队文职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 四川华图军队文职考试网!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军队文职微信公众号(scwzryksw).
2022年文职公共科目网课,2022军队文职考试时间为2022年1月9日,军队文职考试科目为两科,上午9:00-11:00考公共科目,下午14:00-16:00考专业科目。军队文职考试大纲下载>>
对艺术、体育岗位实行先面试后笔试,报考人员根据全军统一发布的招考岗位计划和文体用人单位报考指南,先到用人单位报名参加面试,合格者方可获得报名参加全军统一考试资格,于1月9日参加笔试考试。
立即参加>>2022军队文职笔试模拟考试
立即领取>>军队文职考试大纲(全科)
一、军队文职考试相关常见问题(以下摘自2022年军队文职报考指南)
32.全军统一考试科目是如何设置的,主要考核哪些方面?
全军统一考试内容包括公共科目和1门相应专业科目,主要考核报考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
33.全军统一考试大纲包括哪些科目,如何获取?
全军统一考试大纲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其中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共用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区分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两类,按各专业领域和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理工学、农学、医学、图书档案学、艺术学、管理学等13类45个专业。报考人员可登录军队人才网浏览下载考试大纲。对专业科目考试大纲没有覆盖的小语种和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岗位,专业科目笔试按照相应语种语言本科教育教学大纲命题。
二、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在公基非法的考试中,考点众多,其中中国古代常见年龄之称谓作为一种常规的考核是比较值得深入了解的一个,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常见年龄之称谓的相关知识点考察。
一、知识点分析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一)内容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教数:9岁。
外傅:10岁,出外就学。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舞勺:男子13岁。古代13岁的男孩学习的一种文舞。
豆蔻:女子13~14岁。源自唐朝诗人杜牧诗《赠别》。“娉[ pīng ]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称30岁为而立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知命:指50岁。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称50岁为知命之年
花甲(耳顺):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称70岁为古稀之年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耄耋:指80-90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鲐背:指长寿老人,九十岁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上寿:九十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100岁。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上寿:百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双稀、双庆:140岁。
二、考点分析与例题展示
1.(单选)古人的知天命之年是指( )岁。
A.30 B.40 C.50 D.60
【解析】C。本题考察的是中国古代年龄的考法:知命:指50岁。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称50岁为知命之年。故本题答案为选C 。
——相关推荐——
APP--模考|30W+题库|智能批改|网课刷题
下一篇:2022年文职公共科目难度怎么样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四川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