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 10:25:22 军队人才网 https://sc.huatu.com/jdwz/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年文职公共科目基本知识政治由四川华图军队人才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告,四川军队文职岗位表,部队文职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 四川华图军队文职考试网!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军队文职微信公众号(scwzryksw).
2022年文职公共科目基本知识政治,2022军队文职于2022年1月9日进行笔试考试,考生可于2022年1月4日9:00至9日14:00,通过军队人才网打印本人准考证,军队文职考试时长为每科2小时,分为公共科目考试及专业科目考试。
对艺术、体育岗位实行先面试后笔试,报考人员根据全军统一发布的招考岗位计划和文体用人单位报考指南,先到用人单位报名参加面试,合格者方可获得报名参加全军统一考试资格,于1月9日参加笔试考试。
立即参加>>2022军队文职笔试模拟考试
立即领取>>军队文职考试大纲(全科)
一、军队文职考试相关常见问题(以下摘自2022年军队文职报考指南)
32.全军统一考试科目是如何设置的,主要考核哪些方面?
全军统一考试内容包括公共科目和1门相应专业科目,主要考核报考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
33.全军统一考试大纲包括哪些科目,如何获取?
全军统一考试大纲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其中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共用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区分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两类,按各专业领域和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理工学、农学、医学、图书档案学、艺术学、管理学等13类45个专业。报考人员可登录军队人才网浏览下载考试大纲。对专业科目考试大纲没有覆盖的小语种和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岗位,专业科目笔试按照相应语种语言本科教育教学大纲命题。
二、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历史知识考察历来在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历史知识考察中,有着重大意义的著名战役是一个要点。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在抗战初期,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
一、时间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一直持续到1937年11月12日才结束。
二、实力对比
中国军队此战前后总计投入步兵48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宪兵1个团,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炮兵7个团,兵力总数在60万人以上,但因中国是极度落后的农业国,交通不便,从全国调动兵力支援前线需要时间,实际到达战场的兵力为40万人左右。中国空军的参战部队为第二至第九大队等8个大队和1个暂编大队,约200架飞机。中国海军的参战部队,为第一、第二舰队和1个练习舰队,1个鱼雷快艇大队和江阴等地要塞部队,约40余艘海军舰艇。
日本截止9月,在沪日军共有13万人(同期华北日军有5个师团15万人)。11月4日又增加一个混编陆战队共20万人。此时日军已经超过部署在华北的日军5个师团,成为对华作战的主战场。海军部队舰艇30余艘,其中航母4艘。同时,参加淞沪会战作战飞机架约390架,其中陆航210架,海航180架。
三、战役经过
1.战役背景
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京郊区发动“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
2、简要经过
1937年8月13日,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试图赶敌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14日,当地国民党驻军第九集团军在总司令张治中的指挥下,指挥87、88师等部开始总攻。
8月15日,日方决定向上海增兵。
8月21日,以日本长门号、陆奥号战列舰为首的庞大舰队,运输着日军上海派遣军先头部队约1万余人从日本出发奔赴马鞍群岛。22日晚上,日军陆军在马鞍群岛乘换为轻巡洋舰、驱逐舰后,分别向川沙镇、吴淞口一带驶入。
国民党方面先后投入8个集团军又48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3队海军舰队等等,兵力总数在60万人以上。日军投入5个师团1个旅团达13万人,鏖战两个月后,日军依靠强大的火力突破中国军队防线。
10月20日,日军秘密组建第10军准备对中国军队实行大包围。
11月5日日军第10军8万人在金山卫登陆。
11月8日夜,日军凭借强大火力从东、南、西三面突入松江城,第67军全军覆没,日军遂占松江。
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进行全面撤退,所有部队撤出上海战斗,分两路退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由于命令仓促,指挥失控,大撤退结果演变成全面大溃退。
自9日起,日军击退中国军队零散抵抗,连占虹桥机场、龙华、枫泾、青浦。
11月11日,日军进至苏州河岸,南市及浦东我担任掩护任务的部队奉令撤出阵地。当日,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
四、战役意义
中日的淞沪大会战规模空前,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
中国虽然战败了,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同时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日军在上海浴血缠斗三个月,才勉强攻下国军的阵地,久战未胜使得日本的民心士气出现了怀疑与困惑。日本几乎已经可以确定,无法在短期内结束与中国的战争,那么日本就将面临其战略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日本缺乏战争与民生的资源,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
淞沪会战不仅打破了日本“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更团结了全国上下抗战的决心。
——相关推荐——
APP--模考|30W+题库|智能批改|网课刷题
下一篇:2022年文职人员公共科目分数线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四川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