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6 14:24:57 军队人才网 https://sc.huatu.com/jdwz/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年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多少题由四川华图军队人才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告,四川军队文职岗位表,部队文职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 四川华图军队文职考试网!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军队文职微信公众号(scwzryksw).
2022年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多少题,2022军队文职考试时间为2022年1月9日,军队文职考试科目为两科,上午9:00-11:00考公共科目,下午14:00-16:00考专业科目。军队文职考试大纲下载>>
对艺术、体育岗位实行先面试后笔试,报考人员根据全军统一发布的招考岗位计划和文体用人单位报考指南,先到用人单位报名参加面试,合格者方可获得报名参加全军统一考试资格,于1月9日参加笔试考试。
立即参加>>2022军队文职笔试模拟考试
立即领取>>军队文职考试大纲(全科)
一、军队文职考试相关常见问题(以下摘自2022年军队文职报考指南)
34.什么时间进行全军统一考试?
公共科目考试时间:2022年1月9日9:00-11:00;
专业科目考试时间:2022年1月9日14:00-16:00。
35.参加全军统一考试须注意哪些事项?
(1)疫情防控有关要求:①考生须提供48小时内(以采集样本时间为准,下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现场测量体温低于37.3℃、无干咳等可疑症状,且“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均为绿码,方可参加考试;如“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绿码带*号的,或者14天内共同居住者或办公室同事有2例以上(含2例)发热(腋下37.3℃以上,下同)或呼吸道症状病例的,或者本人或共同居住者为进口货物或入境口岸相关从业人员、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的,还须提供考试前72小时内2次(每次间隔24小时以上,下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方可参加考试;如考试前14天内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考生,还须提供考试前72小时内2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和肺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证明,经现场防疫人员评估同意后,方可参加考试。②考试前28天内有国外或港台地区旅居史,或者考试前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二次接触者,尚未完成隔离医学观察等健康管理人员,不得参加考试;尚未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或者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但尚在随访医学观察期内的人员,不得参加考试。③北京地区考场的考生须自考试前14天起一直在京居住生活。
(2)为避免延误考试时间,建议考生至少提前90分钟到达考场。
(3)考生在考试前30分钟,凭准考证和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室,对号入座,并将两证放在靠近过道的桌面左上角,在监考核查登记表上签名确认。
(4)考生不得在开考30分钟后进入考室,不得提前交卷离开考室。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须立即停止答题及填涂,否则将视为违纪、取消该科目考试成绩,同时应当将试卷(答题卡)反扣在桌面上,经监考员清点允许后方可离开考室。考生退场后不得再进入考室。
(5)考试采取闭卷方式。需用2B铅笔填涂的,用其它笔作答无效。需用黑色墨水钢笔、签字笔或者圆珠笔作答的,须在指定位置作答,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准作任何与答题无关的标记。
(6)除规定可携带的文具以外,其它物品一律按要求放在指定位置。考生将通讯、计算、存储等电子设备和资料带至座位的,按严重违纪处理并取消考试资格。
(7)考试期间,考生未经监考员允许不得离开座位。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或者草稿纸带出考室,违者取消成绩,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8)考生应当自觉遵守考场规则,服从监考人员管理。考生在考试期间禁止吸烟,不得喧哗、交头接耳,不得夹带资料、互借文具、窥视或者交换试卷(答题卡)等。
(9)考生应当妥善保管准考证,供查询本人考试成绩使用。
36.如何查询全军统一考试成绩?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通过军队人才网,2022年3月中旬左右提供全军统一考试成绩查询。考生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军队人才网网上报名系统,查询本人全军统一考试成绩。
37.考生对考试成绩如有疑问,如何进行成绩复查?
全军统一考试客观题和主观题的阅卷工作均依托国家专门机构进行,采用分数处理自动化系统,没有人工登分、合分过程,除缺考、违纪、零分等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接受考生成绩复查申请。考生属于成绩复查范围的,可于考试成绩查询期间向军队人才网考试服务邮箱提交个人签名的查分申请书(注明查分理由),并附个人准考证、身份证电子照片,其中准考证丢失的,提供准考证号,尔后由全军有关组考机构核准后,按规定程序向考生反馈成绩复查结果。复查期结束后,不再受理考生复查申请。
二、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中国是礼仪之邦,说到中国文化,就不得不提到“礼”。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谈及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及中西文化的区别时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中国古代礼仪不仅是中国人民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宝贵的财富。此篇文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中的冠礼和笄礼,以便于我们在考试中能更好地去应对文化常识。
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成年礼起源于原始社会,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彭林先生指出: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女儿)、合格的弟弟(妹妹)、合格的公民(对于过去,即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华夏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类型,冠礼属于嘉礼的一种,是冠者理解华夏礼仪的起始,进入华夏礼仪系统的起始。《礼记·内则》把一个人的生命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二十而冠,始学礼”,意味着男子二十而冠。行冠礼之年,也就是进入成年的年龄,所以我们认为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古代男子有冠礼,那么女子相对地也有笄礼。笄礼的古义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的,所以其中有一些明显的时代烙印,笄礼的古义,是女子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笄礼的年龄小于冠礼,《礼记·杂记》里提到:“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由此我们知道许嫁的年龄是十五岁,但如果女子迟迟没有许嫁,也可以变通处理,比如《礼记·内则》记载:“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
试题展示
1.下列对古代年龄称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 B.豆蔻:女子十三四岁
C.加冠:男子十五岁 D.及笄:女子十五岁
1.【华图解析】C。解析:中国古代的年龄称谓中,垂髫指的是三四岁至八九岁,豆蔻指的是女子十三四岁,加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及笄指的是女子十五岁,ABD正确,C错误,男子十五岁应为束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相关推荐——
APP--模考|30W+题库|智能批改|网课刷题
(编辑:Libinu)下一篇:2022年文职公共科目百度云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四川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