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0 16:18:10 军队人才网 https://sc.huatu.com/jdwz/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年找规律文职公共科目由四川华图军队人才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告,四川军队文职岗位表,部队文职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 四川华图军队文职考试网!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军队文职微信公众号(scwzryksw).
2022年找规律文职公共科目,2022军队文职考试时间为2022年1月9日,军队文职考试科目为两科,上午9:00-11:00考公共科目,下午14:00-16:00考专业科目。军队文职考试大纲下载>>
对艺术、体育岗位实行先面试后笔试,报考人员根据全军统一发布的招考岗位计划和文体用人单位报考指南,先到用人单位报名参加面试,合格者方可获得报名参加全军统一考试资格,于1月9日参加笔试考试。
立即参加>>2022军队文职笔试模拟考试
立即领取>>军队文职考试大纲(全科)
一、军队文职考试相关常见问题(以下摘自2022年军队文职报考指南)
34.什么时间进行全军统一考试?
公共科目考试时间:2022年1月9日9:00-11:00;
专业科目考试时间:2022年1月9日14:00-16:00。
35.参加全军统一考试须注意哪些事项?
(1)疫情防控有关要求:①考生须提供48小时内(以采集样本时间为准,下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现场测量体温低于37.3℃、无干咳等可疑症状,且“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均为绿码,方可参加考试;如“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绿码带*号的,或者14天内共同居住者或办公室同事有2例以上(含2例)发热(腋下37.3℃以上,下同)或呼吸道症状病例的,或者本人或共同居住者为进口货物或入境口岸相关从业人员、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的,还须提供考试前72小时内2次(每次间隔24小时以上,下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方可参加考试;如考试前14天内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考生,还须提供考试前72小时内2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和肺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证明,经现场防疫人员评估同意后,方可参加考试。②考试前28天内有国外或港台地区旅居史,或者考试前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二次接触者,尚未完成隔离医学观察等健康管理人员,不得参加考试;尚未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或者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但尚在随访医学观察期内的人员,不得参加考试。③北京地区考场的考生须自考试前14天起一直在京居住生活。
(2)为避免延误考试时间,建议考生至少提前90分钟到达考场。
(3)考生在考试前30分钟,凭准考证和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室,对号入座,并将两证放在靠近过道的桌面左上角,在监考核查登记表上签名确认。
(4)考生不得在开考30分钟后进入考室,不得提前交卷离开考室。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须立即停止答题及填涂,否则将视为违纪、取消该科目考试成绩,同时应当将试卷(答题卡)反扣在桌面上,经监考员清点允许后方可离开考室。考生退场后不得再进入考室。
(5)考试采取闭卷方式。需用2B铅笔填涂的,用其它笔作答无效。需用黑色墨水钢笔、签字笔或者圆珠笔作答的,须在指定位置作答,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准作任何与答题无关的标记。
(6)除规定可携带的文具以外,其它物品一律按要求放在指定位置。考生将通讯、计算、存储等电子设备和资料带至座位的,按严重违纪处理并取消考试资格。
(7)考试期间,考生未经监考员允许不得离开座位。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或者草稿纸带出考室,违者取消成绩,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8)考生应当自觉遵守考场规则,服从监考人员管理。考生在考试期间禁止吸烟,不得喧哗、交头接耳,不得夹带资料、互借文具、窥视或者交换试卷(答题卡)等。
(9)考生应当妥善保管准考证,供查询本人考试成绩使用。
36.如何查询全军统一考试成绩?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通过军队人才网,2022年3月中旬左右提供全军统一考试成绩查询。考生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军队人才网网上报名系统,查询本人全军统一考试成绩。
37.考生对考试成绩如有疑问,如何进行成绩复查?
全军统一考试客观题和主观题的阅卷工作均依托国家专门机构进行,采用分数处理自动化系统,没有人工登分、合分过程,除缺考、违纪、零分等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接受考生成绩复查申请。考生属于成绩复查范围的,可于考试成绩查询期间向军队人才网考试服务邮箱提交个人签名的查分申请书(注明查分理由),并附个人准考证、身份证电子照片,其中准考证丢失的,提供准考证号,尔后由全军有关组考机构核准后,按规定程序向考生反馈成绩复查结果。复查期结束后,不再受理考生复查申请。
二、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1.调查研究发现,某地基层农业科技队伍“断层”问题较为突出。因受地方事业总编制数的限制,当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已超过10年没有补充人才,而随着农业科技人员的升迁、调动,基层农业科技骨干日渐减少,农技服务队伍“青黄不接”。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旨在建议()。
A.建立多远基层农技技术推广体系,实现技术推广与生产需求结合
B.明确建设中以公益性为指导原则,解除县乡农技服务的后顾之忧
C.发展政府外的涉农企业力量加入,完善现代农业的农技推广体系
D.增设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专项编制,解决农技服务队伍断层的问题
2.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的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的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以下符合文段意思的是( )。
A.只有去努力寻找,才能发现生活中的意境
B.有意境的作品不仅能体现事物的意味,还能揭示一定的人生道理
C.好的艺术作品都有好的意境
D.王夫之认为,王维的诗只表现出了事物的意象,而杜甫的诗则更能体现事物的意境
3. 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劣势。留在大城市还是到小城镇生活,依然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在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这只是个体和群体的偏好,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则更像是个结构性问题。但无论是在哪里,关键是要给年轻人一个“向上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的意义,是给所有人更多选择,而不是主导他们的选择。否则,大城市过度扩展和地区发展不均衡,会让整个社会的梦想破碎。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
A.在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在哪里生活不再是困扰人们的问题
B.所有人有个更多的选择空间,城市的发展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C.年轻人只要有一颗追逐梦想的心,无论在哪里都能收获成功
D.整个社会的梦想破碎,是因为大城市过度扩张和地区发展不均衡
4. 美国交通运输业正逐渐从以石油为基础过渡为采用多种替代能源,如乙醇、生物柴油、电力或氢能等。为了更加壮大之支队伍,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调查将压缩天然气(CNG)作为轻型轿车和卡车能源选择的可能性。CNG汽车是指主要由甲烷构成的天然气在25兆帕左右的压力下储存在车内类似于油箱的气瓶内、用作汽车燃料。使用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噪音污染,而且其不含铅、苯等致癌的有毒物质。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
A.CNG作为卡车能源可能性很大
B.CNG可能会成为一种替代能源
C.美国交通运输业现在仍以石油为基础
D.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好处很多
5. 如果发现一个好产品或者一个大市场,就应该立即跟进;在跟进中发现现有产品的缺陷,然后通过创新弥补缺陷,超越对手,实现后来者居上。当然,创新的目标是创造,而不是简单模仿。因此,创造性模仿者需要通过对他人创意的了解,重新组合、改良而产生具有不同功能与价值的新东西。事实上,所有的产品,除了第一代是原创的,以后的进步都是通过创造性模仿来实现的。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创造性模仿是改良产品的主要途径
B.通过不断的改善就能得到新的产品
C.创新来源于对现有产品缺陷的弥补
D.大部分产品都是通过模仿来完成的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题目要求是让我们找“建议”,即作者提出问题,让我们在选项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文段提出问题是第一句科技队伍断层,因为事业总编制数的限制。那么如何解决因为编制数的限制导致的断层呢?D“增设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专项编制”可解决这个问题。
2.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段没有提及对生活中的意境的寻找,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对应文段第四句话,符合题意。C选项对应文段第五句话,说法绝对,与文段不符。D选项对应文段最后两句话,由“他认为杜甫的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的诗则能取之象外”可知,D项把王夫之对杜甫的诗与王维的诗的评价说反了,所以不符合文意。故答案为B。
3.答案: B
解析:
B,对应在文段第三句,城市发展的意义,是给所有人更多选择。正确。A,对应在文段第二句,但文段说依然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只是不是结构性的。不正确。C,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D,对应最后一句,否则是反面论证,因此前面是原因,原因是城市发展主导了人们的选择。才会使得社会梦想破碎。不正确。
4.答案: A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偷换逻辑关系,文中只说CNG有作为轻型卡车和卡车能源的可能性,并不是可能性很大。B、C、D项都可从原文找到。
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A
解析:
据提问“旨在”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首先提出创新能够弥补缺陷,然后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即创新的目标是创造,创造性模仿通过重新组合、改良而产生具有价值的新东西。最后用总结词“事实上”做出总结,指出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通过创造性模仿来实现的。所以可以引申得出材料的主旨是创造性模仿是改良产品的主要途径。故A正确。
B项“改善”一词偷换概念,材料中提到的是“创造性模仿”;C项表述错误,材料说的是通过创新可以弥补缺陷,而非创新来源于弥补缺陷;D项“模仿”表述错误,偷换概念,应是“创造性模仿”。
故正确答案为A。
——相关推荐——
APP--模考|30W+题库|智能批改|网课刷题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四川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