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0 15:40:00 军队人才网 https://sc.huatu.com/jdwz/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怎么确定2022山西省军队文职考试报名审核成功由四川华图军队人才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告,四川军队文职岗位表,部队文职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 四川华图军队文职考试网!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军队文职微信公众号(scwzryksw).
怎么确定2022山西省军队文职考试报名审核成功,2022军队文职考试报名资格审核一般2天左右反馈结果,考生可登录报名系统查看本人报名初审结果,报名资格审核结果最晚于12月11日18:00截止,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要在12月12日18:00完成缴费并打印报名回执。
申请报名资格条件初审以及通过初审的,不能修改报名信息或者改报其他岗位;报名时间内资格条件初审未通过的,可以改报其他岗位;2021年12月9日18:00至11日18:00期间资格条件初审未通过的,不能改报其他岗位。
通过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的报考人员即可缴纳报名费和选择考试城市,报名费应当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每门考试科目人民币50元。报考人员缴费成功并打印出报名回执方为有效报名。报名缴费后不予变更报考信息和退费。
立即参加>>2022军队文职笔试模拟考试
立即领取>>军队文职考试大纲(全科)
对博士招考岗位,符合学历学位等规定报考条件且通过报名初审的报考人员,经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审批后,可以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其中面试人员名单统一在军队人才网公布。这类报考人员报名初审通过后,不得改报其他岗位;2021年12月12日18:00前打印报名回执,不需缴纳报名费。
对艺术、体育岗位实行先面试后笔试。报考人员根据全军统一发布的招考岗位计划和文体用人单位报考指南,先到用人单位报名参加面试,合格者方可获得报名参加全军统一考试资格,于2021年12月12日8:00至18:00登录军队人才网缴纳报名费和打印报名回执。
【军队文职备考资料领取】
一、军队文职网上报名常见问题(以下摘自2022年军队文职报考指南)
23.如何进行资格条件初审?
军委机关各部门、各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通过军队人才网报名系统对报考人员填报的信息进行初审,确认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一般2天左右反馈初审结果。
24.如何选择全军统一考试地点?
报考人员可在缴费时从系统提供的城市中选择考试地点(如考试城市已满最大承考人数,则只能选择其他考试城市),准考证上将予以标明。
二、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唯物辩证法学说由一系列科学的哲学范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除了基本规律之外,还有一系列基唯物辩证法学说由一系列科学的哲学范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是: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1.偶然性与必然性
(1)定义: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
(2)内涵:偶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3)二者关系: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形式和补充。偶然性和必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方法论意义:重视偶然性,利用有利的偶然性、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性,通过偶然性掌握必然性。宣称“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现象与本质
(1)定义: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内涵: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3)真象和假象: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和假象都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
(4)假象和错觉:假象和错觉不能等同,错觉是由于人的感觉上的错误造成的,属于主观的范畴;假象则是由客观存在的种种条件造成的,它是现象的一种,属于客观的范畴。
(5)二者关系:任何本质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表示本质。
(6)方法论意义:现象和本质存在着对立,这使科学研究成为必要;现象和本质存在着统一,这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3.原因与结果
(1)定义: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2)内涵: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于原因作用而被引起的现象。
(3)二者关系: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不能混淆。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意义:原因和结果构成因果联系,因果关系具有时间顺序性,即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行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4.可能性与现实性
(1)定义: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
(2)内涵: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3)二者关系:可能性是尚未实现的现实,而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二者不能混淆。可能性离不开现实性,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现实性也离不开可能性,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而来的。
5.内容与形式
(1)定义: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及其结构和表现方法的一对范畴。
(2)内涵: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事物的各种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
(3)两者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会阻碍内容的发展。
——相关推荐——
APP--模考|30W+题库|智能批改|网课刷题
(编辑:Libinu)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四川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