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15:11:44 军队人才网 https://sc.huatu.com/jdwz/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天津市军队文职考试报名审核通过后还可以修改吗由四川华图军队人才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告,四川军队文职岗位表,部队文职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 四川华图军队文职考试网!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军队文职微信公众号(scwzryksw).
2022天津市军队文职考试报名审核通过后还可以修改吗,2022军队文职报名资格审核一般在2天时间内反馈审核结果,报名资格初审于12月11日18:00截止,通过审核的人员要及时选择考点城市并完成缴费,缴费截止时间为12月12日18:00。
申请报名资格条件初审以及通过初审的,不能修改报名信息或者改报其他岗位;报名时间内资格条件初审未通过的,可以改报其他岗位;2021年12月9日18:00至11日18:00期间资格条件初审未通过的,不能改报其他岗位。
通过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的报考人员即可缴纳报名费和选择考试城市,报名费应当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每门考试科目人民币50元。报考人员缴费成功并打印出报名回执方为有效报名。报名缴费后不予变更报考信息和退费。
立即参加>>2022军队文职笔试模拟考试
立即领取>>军队文职考试大纲(全科)
对博士招考岗位,符合学历学位等规定报考条件且通过报名初审的报考人员,经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审批后,可以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其中面试人员名单统一在军队人才网公布。这类报考人员报名初审通过后,不得改报其他岗位;2021年12月12日18:00前打印报名回执,不需缴纳报名费。
对艺术、体育岗位实行先面试后笔试。报考人员根据全军统一发布的招考岗位计划和文体用人单位报考指南,先到用人单位报名参加面试,合格者方可获得报名参加全军统一考试资格,于2021年12月12日8:00至18:00登录军队人才网缴纳报名费和打印报名回执。
【军队文职公告原文查看】
一、军队文职网上报名常见问题(以下摘自2022年军队文职报考指南)
15.网上报名应注意哪些事项?
(1)报考人员应按报名网站登录首页提示的“认真阅读填报说明、缴费说明和考生须知”要求,熟悉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要认真考虑,慎重填报,严肃对待。
(2)由于需要填写的注册及报名信息较为详细,为了确保报名资料提交成功,加快报名速度,建议报考人员在网上报名前,先将需要填写的内容用Word或者记事本等软件编辑录入。在网上填写报名表时,将已准备好的资料一一粘贴到报名系统填写项中即可。
(3)为防止他人修改报考人员的个人资料,报考人员注册或者登录完毕,完成相应操作后,必须退出系统并关闭浏览器。
16.网上报名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用户注册->填报个人信息和相关证明材料->选择报考岗位->提交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网上缴纳报名费->打印报名回执单->打印本人准考证。
17.怎么进行用户注册?
报考人员报名,必须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新用户直接点击报名系统登录页面右下方“用户注册”按钮。注册时应按要求如实填写有关内容,特别是“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电子邮箱”、“手机号码”等信息的录入一定要准确。
特别注意:请妥善保管本人密码,记住密码找回问题及答案。
18.怎么填报报名信息?
报考人员登录后,首先要仔细阅读“招考公告”、“报考指南”、“报名协议”,点击“已阅读并完全遵守以上协议内容”之后,再点击“接受”才可进入填报报名信息页面,完善报名信息,尔后再选择报考岗位。
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姓名、性别、来源类别、毕业院校、毕业时间、全日制学历、报考学历、学位、所学专业、职称、职业资格、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户籍所在地和加分人员类别等内容,请如实填写,并按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
姓名:限长18个汉字,中间不能有空格。字库中未收录的生僻字,可用半角“?”加汉语拼音小写字母代替,如:喆,可用“?zhe”代替。
来源类别:分为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才。
报考学历:本人取得的符合招考岗位要求的学历。
学位、专业、毕业院校、毕业时间、是否全日制:与所填“报考学历”相对应的内容。
职称、职业资格:填写本人具有的职称、职业资格名称。具有职称、职业资格的报考人员可以报考低于本级相应职称、职业资格要求的招考岗位。
户籍所在地:本人现户籍所在地。户口迁至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填写原户籍所在地。
相关证明材料主要包括:学历学位证或者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在校应届毕业生可提供学籍验证报告或者所在院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在读证明、学习成绩单或者学生证)、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等电子版扫描件。
加分项证明材料主要包括:烈士证明书、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军人病故证明书、现役军人证、退役军人证、入伍通知书、聘用合同、劳动合同、表彰奖励证书、执行相关任务单位证明,以及需要证明报考人员关系的相关材料(比如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军人或报考人员原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等)等电子版扫描件。
报名信息和报考岗位填报完成,点击“保存”按钮后提交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由后台工作人员确认是否符合选报岗位的要求,若不符合,进行明确提示,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申请初审的和通过初审的,不能修改报名信息或者改报其他岗位。
特别注意:“填报信息”页面录入的信息和上传的证明材料一定要准确有效,标有“*”的项目必须填报上传,并按照提示内容进行填报。
19.怎么选择报考岗位?
建议报考人员提前在军队人才网的“招考专题”栏目中,下载招考岗位计划,查看所有岗位。
岗位选报过程分为“岗位查询”和“岗位报考”两步:
(1)报名信息保存成功后,点击报名流程界面中的“选报岗位”按钮,按筛选条件进行岗位选择后,点击岗位列表中的“岗位代码”链接,进入岗位详细信息页面,认真查看后点击“选报”按钮;也可点击岗位列表最后面的“收藏”按钮将感兴趣的岗位放到“岗位收藏夹”中,最多可以收藏5个岗位,进行对比选择报考。
(2)点击岗位详细信息页面的“选报”按钮,完成岗位报考操作。
注意:报考人员应认真了解基本的政策和要求,仔细阅读招考岗位计划,结合自身条件,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招考岗位。报考人员如符合考试加分条件,务必选择相应加分人员类别选项,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提交报名资格条件初审前请确认个人信息是否按本人实际情况准确填写,如填报的个人信息和相关证明材料与本人实际情况不一致应及时修改。
20.报考人员可以报考几个招考岗位?
报考人员只能报考1个招考岗位,并符合该岗位要求的条件,否则将不被录用。
21.同类岗位在不同用人单位的招考条件是否相同?
不同用人单位同类岗位的招考条件不尽相同,报考人员应在报名前仔细阅读具体招考岗位条件要求,选择个人条件符合的岗位报考。
22.报考人员是否可以更改报考岗位?
报考人员在报名时间内资格条件初审未通过的,可以改报其他岗位。
二、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在我国古代所有官职之中,丞相的变化是最多的,虽然在影视作品中我看到的丞相基本都在忙一样的事,但实际上为方便皇帝施政,其权责称谓经常变化。在考试之中,我们一般侧重于丞相制度的出现以及其废除的相关内容,当然,看看遍布世界的唐人街,考虑到唐朝的历史地位,期间的丞相制度也是可能考察的。这里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丞相制度的演变。
春秋时期各国皆设相国,辅佐君主管理国内事务,这个时期大家最熟悉的相国当属管仲,而丞相仅为相国的副手。后因秦国相国吕不韦使秦始皇对相国产生极大的警惕,秦朝建立后无人担任相国,丞相为百官之首,位列三公,我国第一位丞相便是李斯。丞相在设立之初便成为了帝王家又爱又恨的官职,既希望其减轻统治者的负担,又担心过大的权力反噬皇帝自身。秦朝便设左右丞相,其中以右为上,秦二世甚至封赵高为中丞相,以平衡相权。
汉朝初期与秦朝的丞相制度基本相仿,既依旧是相国的副手,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吕后事件之后相国无人担任,丞相再度成为人臣权力的顶点。汉武帝时期,为了分割相权设置中朝,以侍中、常侍、给侍中等名义由亲信官员组成。同时起用儒生当丞相,将政务中心则转到了中朝。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执政。汉献帝时,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复置丞相并自己担任。这就是著名的“托为汉相,实为汉贼”。
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变,只要是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都是宰相,所以官名众多,如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或将军。
隋唐时期,丞相由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等共同组成。中书省负责奏报各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起草皇帝制诏。门下省有“封驳”之职,即负责审查中书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拟制的奏抄,有不妥者驳还。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下设六部。但这并不是说丞相只有三省长官,除三省长官外,其他参加政事堂会议(决策机构)的官员也可称丞相,只是需加上“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
宋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但这并未有效解决丞相权力的膨胀。虽然之后另设中书门下,依旧收效甚微,秦桧蔡襄之流层出不穷,造成了巨大的腐败问题,可以说南北宋朝的灭亡与之密不可分。而元朝实行中书一省制,更是将皇家与丞相的斗争推到了明面上并且使之复杂化,因为作为政务中枢的中书省,主官中书令是常由皇太子兼领的,下面才是左右丞相。这下可好,朝堂里皇帝、皇族(主要是各皇子和有兵权的皇室成员)、丞相三股势力错综复杂,乌烟瘴气。
到了明朝,明初朱元璋废中书省与左、右丞相,标志着中国一千五百年来的丞相制度走到了尽头。这时,六部直接秉承皇帝意旨办事,但这又造成皇帝本人的负担过重,于是又设武英殿、文渊阁等殿阁大学士“备顾问”,后称"内阁”。成祖时阁臣开始参与机务。其后阁臣权位渐重,入阁者多为尚书、侍郎,渐渐掌握了如同丞相的权力,但为了避讳再无人敢以丞相自居,只是成为内阁首辅时,常以“拜相”相称。
那么中国丞相制度的演变就介绍到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相关推荐——
APP--模考|30W+题库|智能批改|网课刷题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四川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