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15:11:00 军队人才网 https://sc.huatu.com/jdwz/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武警部队军队文职考试报名资格初审多久通过由四川华图军队人才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告,四川军队文职岗位表,部队文职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 四川华图军队文职考试网!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军队文职微信公众号(scwzryksw).
2022武警部队军队文职考试报名资格初审多久通过,2022军队文职考试报名资格审核一般2天左右反馈结果,考生可登录报名系统查看本人报名初审结果,报名资格审核结果最晚于12月11日18:00截止,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要在12月12日18:00完成缴费并打印报名回执。
申请报名资格条件初审以及通过初审的,不能修改报名信息或者改报其他岗位;报名时间内资格条件初审未通过的,可以改报其他岗位;2021年12月9日18:00至11日18:00期间资格条件初审未通过的,不能改报其他岗位。
通过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的报考人员即可缴纳报名费和选择考试城市,报名费应当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每门考试科目人民币50元。报考人员缴费成功并打印出报名回执方为有效报名。报名缴费后不予变更报考信息和退费。
立即参加>>2022军队文职笔试模拟考试
立即领取>>军队文职考试大纲(全科)
对博士招考岗位,符合学历学位等规定报考条件且通过报名初审的报考人员,经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审批后,可以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其中面试人员名单统一在军队人才网公布。这类报考人员报名初审通过后,不得改报其他岗位;2021年12月12日18:00前打印报名回执,不需缴纳报名费。
对艺术、体育岗位实行先面试后笔试。报考人员根据全军统一发布的招考岗位计划和文体用人单位报考指南,先到用人单位报名参加面试,合格者方可获得报名参加全军统一考试资格,于2021年12月12日8:00至18:00登录军队人才网缴纳报名费和打印报名回执。
【军队文职岗位表下载】
一、军队文职网上报名常见问题(以下摘自2022年军队文职报考指南)
18.怎么填报报名信息?
报考人员登录后,首先要仔细阅读“招考公告”、“报考指南”、“报名协议”,点击“已阅读并完全遵守以上协议内容”之后,再点击“接受”才可进入填报报名信息页面,完善报名信息,尔后再选择报考岗位。
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姓名、性别、来源类别、毕业院校、毕业时间、全日制学历、报考学历、学位、所学专业、职称、职业资格、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户籍所在地和加分人员类别等内容,请如实填写,并按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
姓名:限长18个汉字,中间不能有空格。字库中未收录的生僻字,可用半角“?”加汉语拼音小写字母代替,如:喆,可用“?zhe”代替。
来源类别:分为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才。
报考学历:本人取得的符合招考岗位要求的学历。
学位、专业、毕业院校、毕业时间、是否全日制:与所填“报考学历”相对应的内容。
职称、职业资格:填写本人具有的职称、职业资格名称。具有职称、职业资格的报考人员可以报考低于本级相应职称、职业资格要求的招考岗位。
户籍所在地:本人现户籍所在地。户口迁至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填写原户籍所在地。
相关证明材料主要包括:学历学位证或者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在校应届毕业生可提供学籍验证报告或者所在院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在读证明、学习成绩单或者学生证)、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等电子版扫描件。
加分项证明材料主要包括:烈士证明书、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军人病故证明书、现役军人证、退役军人证、入伍通知书、聘用合同、劳动合同、表彰奖励证书、执行相关任务单位证明,以及需要证明报考人员关系的相关材料(比如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军人或报考人员原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等)等电子版扫描件。
报名信息和报考岗位填报完成,点击“保存”按钮后提交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由后台工作人员确认是否符合选报岗位的要求,若不符合,进行明确提示,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申请初审的和通过初审的,不能修改报名信息或者改报其他岗位。
特别注意:“填报信息”页面录入的信息和上传的证明材料一定要准确有效,标有“*”的项目必须填报上传,并按照提示内容进行填报。
二、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21世纪,富人与穷人的健康问题将空前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疾病的全球化意味着人们健康的相互依存。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消除卫生发展的障碍》报告指出,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威胁着各国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在全球的死亡青年和儿童中,半数以上是罹患①了诸如艾滋病、疟疾、肺结核、麻疹、腹泄②和肺炎等传染病。仅1998年一年,这些疾病在全世界就夺去了1100万人的生命。以艾滋病为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沿③,逐渐( )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一些国家的成年艾滋病患者已超过其总人口的1%。据不完全统计,截止④2000年底,全世界有22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3610万人正忍受艾滋病的折磨,艾滋病毒已跨越国界,任何希望把艾滋病挡在国门之外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利于某些疾病的传播。曾经(a)只限制(b)在世界(c)某些地区发作的登革热和疟疾现(d)正在向新的地区扩散。因为在过去15年中,北部许多地区变得更加潮湿和温暖,使蚊子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滋生,疟疾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许多疾病的全球化将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1.1.
①②③④没有错别字的一词是( )。
A.罹患
B.腹泄
C.蔓沿
D.截止
1.2.
文中( )处恰当的措辞是( )。
A.演变
B.演进
C.演绎
D.演化
1.3.
文中abcd四个词中不可删的是( )。
A.曾经
B.限制
C.世界
D.现
1.4.
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 )。
A.艾滋病的传播是无情的,其扩散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B.在无情的艾滋病世界中,是没有我们和他们之分的
C.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是目前最危险的敌人
D.各国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阻挡艾滋病的传播
1.5.
本文支持的观点是( )。
A.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等传染病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杀手
B.地球气候的变化使传染病的扩散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C.疾病的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人们的健康紧密相关
D.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我认为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使用记忆增强剂,或者在理论上更为模糊不清的IQ或认知增强剂。因为当记忆处于正常水平时,我们适应该水平,并将我们的个人精神生活定位于这一水平上。增强我们的记忆能力可能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一种波动(毕竟,我们将度过每个夜晚的好时光,努力去忘记白天的许多记忆)。我们已经在自己的记忆能力和遗忘效率的基础上,建立起我们的个人故事。在这一过程中,记忆能力如此重要,以至于任何细小的变化,都将影响个人故事的主干,并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生活。
对于一个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要从过去的记忆中解脱出来的人而言,新型记忆增强剂的出现具有某种嘲讽的意味。为什么人们酗酒、吸食大麻和从事其他使他们丧失感觉的活动呢?为什么精神病治疗向所有很想丧失不幸记忆的患者做出暗示呢?为什么要让创伤、伤害或紧张关系之类等感情事件的受害者承受强烈的记忆之苦呢?一种增强记忆的药丸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全新的障碍。有可能一些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将因为服用记忆增强药丸,而一直(1)在他的意识中。
当然,一些批评家甚至怀疑是否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这些新型的记忆增强剂。虽然经过一些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某些药物能改善记忆或一些特殊任务方面的成绩,但是它们能否有助于人类,则尚未可知。在动物实验中许多很有希望成功的记忆增强药物,在人体临床试验中,都不幸失败,这是否因为数百万年的进化,人脑中产生记忆增强作用的神经化学物质的浓度已经处于最佳水平了呢?例如,一些相关报道表明,当小鼠服用“聪明药”之后,它们不仅智力更强、更善于学习,而且对疼痛也更加敏感。
2.1.
文章主要阐述的观点是( )。
A.在记忆增强药物研制成功之前,还有许多困难
B.记忆增强药物面临的另一个障碍是它们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副作用
C.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使用记忆增强剂
D.新型记忆增强剂的出现具有某种嘲讽的意味
2.2.
作者认为”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使用记忆增强剂“的主要原因是( )。
A.成年人的记忆处于正常水平
B.成年人已经将自己的精神生活定位在某一水平
C.成年人有自己的个人故事
D.增强我们的记忆能力可能使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产生波动
2.3.
文章第二段(1)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是( )。
A.铭刻
B.记忆
C.残留
D.萦绕
2.4.
文章第二段的三个“为什么”的答案正确的可能是( )。
A.人脑中产生记忆增强作用的神经化学物质的浓度已经处于最佳水平了
B.人类不需要记忆增强剂
C.人们对自己过高的记忆水平已经很不满了
D.人们需要忘掉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
2.5.
以下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文章主要说明了记忆增强剂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B.高的记忆水平对人们是有害无益的
C.记忆增强剂会给人们带来新的麻烦
D.人们应该谨慎选用记忆增强剂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
“腹泄”应为腹泻,“蔓沿”应为蔓延,“截止”应为截至。A项没有错别字,故正确答案为A。
1.2.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逻辑填空题。
定位原文,可知空格所在的句子主要是说艾滋病逐渐发展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选项中,A项“演变”意为变化发展,符合语境。
“演进”指逐渐的进化;“演绎”指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演化”指生态的群落或自然群落的逐渐进化。B、C、D三项均与语境不符,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辨析。由提问可知,词语可删表明删除该词语后,句子不会改变原意。选项中,“只”和“限制”是同义词,“现”和“正”是同义词,“世界某地区”中的“世界”范围过大,无实际价值,因此B、C、D可删除,不会改变句子的意思。但A项“曾经”不可删,它表明过去和现在的一个对比,删除之后会改变句意。
故正确答案为A。
1.4.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理解题。
文章首先指出疾病全球化意味着人们健康的相互依存,接下来以艾滋病为例,点明艾滋病逐渐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划线句子主要是强调艾滋病的全球化扩散趋势是难以阻挡的。A项对该句的理解最为全面。
B、C项均未提及艾滋病扩散的问题,因此排除;D项强调的关键点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偏离文意。故正确答案为A。
1.5.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章第一句话就表明了全文主旨,即“21世纪,富人与穷人的健康问题将空前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疾病的全球化意味着人们健康的相互依存。”接下来,文章引述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消除卫生发展的障碍》报告并以艾滋病为例,对该观点进行了论证和支持。C项符合文意。
其他三项表述片面,没有抓住主体词“疾病的全球化”,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章第一段主要讲作者认为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记忆增强剂,第二段主要讲新型记忆增强剂的出现具有某种嘲讽的意味,第三段主要讲改善记忆的药物能否有助于人类尚未可知。因此,文章主要强调的是记忆增强药物的一些副作用,B项正确。A项只是最后一段的部分信息,不是关键点;C、D项概括不完整。故正确答案为B。
2.2.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因为当记忆处于正常水平时,我们适应该水平,并将我们的个人精神生活定位于这一水平上”的“因为”可知,原因在于我们个人的个人净胜生活定位在某一水平上,故正确答案为B。ACD都不是主要原因。
2.3.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填空。
“铭刻”指牢牢记住;“记忆”指记住或想起;“残留”指剩余下来、留下;“萦绕”比喻声音在某些地方旁边旋转、回复。文中说的是记忆增强剂对于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也有增强的作用,这种增强要比一般的记忆程度深,因此“铭刻”最为恰当。故正确答案为A。
2.4.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结合三个“为什么”的下文“一种增强记忆的药丸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全新的障碍。有可能一些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将因为服用记忆增强药丸,而......在他的意识中”可知,服用记忆增强药丸会使人们记住原本要忘记的经历和记忆,而人们之所以酗酒、精神病治疗等是因为要忘记“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因此正确答案为D。
2.5.答案: A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章第一段主要讲作者认为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记忆增强剂,第二段主要讲新型记忆增强剂的出现具有某种嘲讽的意味,第三段主要讲改善记忆的药物能否有助于人类尚未可知。因此,文章主要强调的是记忆增强药物的一些副作用,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不是材料观点;C项表述宽泛;D项错误,“一般不会选择使用记忆增强剂”,并不等于“应该谨慎选用记忆增强剂”。故正确答案为A。
——相关推荐——
APP--模考|30W+题库|智能批改|网课刷题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四川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