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09:48:12 军队人才网 https://sc.huatu.com/jdwz/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年部队文职公共科目考试用书由四川华图军队人才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告,四川军队文职岗位表,部队文职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 四川华图军队文职考试网!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军队文职微信公众号(scwzryksw).
2022年部队文职公共科目考试用书,2022军队文职于2022年1月9日进行笔试考试,考生可于2022年1月4日9:00至9日14:00,通过军队人才网打印本人准考证,军队文职考试时长为每科2小时,分为公共科目考试及专业科目考试。
对艺术、体育岗位实行先面试后笔试,报考人员根据全军统一发布的招考岗位计划和文体用人单位报考指南,先到用人单位报名参加面试,合格者方可获得报名参加全军统一考试资格,于1月9日参加笔试考试。
立即参加>>2022军队文职笔试模拟考试
立即领取>>军队文职考试大纲(全科)
一、军队文职公共科目考题类型分析
军队特色的考试内容包括“国防和军队”中的“国防常识”和“军队常识”两个部分,虽然这部分占的分值不大,但是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复习这部分的时候,对于一般内容基本掌握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些具体的政策,一定要了然于心,多下一番功夫去复习。所以考生们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抽出一点时间复习这方面的知识。
公共科目笔试的考试科目一般为基本知识和岗位能力两部分。
(一)基本知识主要考察6个方面内容:
1.政治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政治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意理论体系、公民道德修养的掌握程度。
2.经济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能力现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法律
主要测查应试者相关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主要涉及法学理论、宪法、民法、刑法等。
4.人文与社会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国情社情、国内国际时事等人文常识与社会常识的了解程度。
5.科学技术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常识以及现代高新技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6.国防和军队知识
主要测查应试者国防知识、军队文职人员制度、军队安全保密等国防和军队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二)岗位能力主要考察4个方面内容:
1.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2.数量关系
主要是考查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数量关系主要有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字运算。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4.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文字、图表等资料综合理解与分析处理能力。增长率、倍数、百分点等概念考查频率较高。
(三)备考提示
军队文职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相比,既有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的某些共通之处,更具有自身强烈的军队特色。考生们在笔试这个环节知识储备应该都相差无几,所以要拉开档次就要从军队特色的考试内容中下手,只有把握了军队文职考试的这些重点环节,才有可能在文职考试中脱颖而出。
二、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我国古代的国防是指从公元前 21 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 1840 年鸦片战争,共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漫长历史。
1.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大约公元前 21 世纪,中国古代社会开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
出现了国家。从此,作为抵御外来侵犯和征伐别国的武备——国防的雏形便产生了。
(1)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诸候国之间连年征战,使国防观念迅速得到强化,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全面奠定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成熟。
主要表现体现在:军事学术极为活跃。
现存最早、影响最深的奠基之作《孙子兵法》,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作。
在此基础上也形成较为完整的战争观,并提出了普遍的战争指导原则。如孙子的“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示战先算”、“伐谋伐交,不战而胜”、“以智使力”等指导原则。
(2)秦、汉、隋、唐、五代时期
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秦国经过 10 年的统一战争,先后兼并六国,结束了历史上的长期分裂局面,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随后的汉、唐两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军事上也处于开疆拓土的鼎盛时期。至公元 10 世纪中叶的近 1300 年间,中国古代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的发展。
(3)宋清时期
宋朝至清朝前期,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没落时期,但军事上进入冷、热兵器并用时代,因此,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上也有相当的发展。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北宋初期采用了以文制武,将中从御,结果导致了重文轻武,国防衰落。宋仁宗时期,开办了“武学”,后又设武举,为军队培养、选拔了大批军事人才,同时也繁荣了军事学术。明清两朝将武举推向更深层次,甚至出现文人谈兵、武人弄文的局面,大量军事著作面世,军事思想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古代国防理论主要有:“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等。
——相关推荐——
APP--模考|30W+题库|智能批改|网课刷题
(编辑:Libinu)上一篇:2022年文职公共科目解析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四川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