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8 14:04:03 军队人才网 https://sc.huatu.com/jdwz/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年广西军队文职报名人数统计(12月7日17时)由四川华图军队人才网整理分享,更多关于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告,四川军队文职岗位表,部队文职报考相关的内容,请关注 四川华图军队文职考试网!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华图军队文职微信公众号(scwzryksw).
2022广西军队文职报名人数统计由军队人才网发布,四川华图整理汇总,截止12月7日17时,官网统计显示广西军队文职报名人数为5676人,无人报考岗位数为253个。
截至12月7日17时,提交报名资格条件初审共251243人次,2022军队文职全国范围内通过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的报考人员94525人,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52883人,用人单位正在进行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的报考人员90033人。有人报考的岗位12250个、占47.99%,平均报招考比为7.7:1,最高报招考比为833:1。
>>2022年军队文职招考公告
>>2022年军队文职岗位查询
>>2022年军队文职报名入口
2022军队文职考试报名时间为12月5日-12月9日18:00,报名官网为军队人才网,报名资格审核在12月11日18:00截止,缴费截止时间为12月12日18:00。本次军队文职共招录25616人,考试时间为1月9日。
2022年部队文职资格审核由军委机关各部门、各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通过军队人才网报名系统对报考人员填报的信息进行初审,确认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一般2天左右反馈初审结果。
【22军队文职报名人口】
一、军队文职网上报名常见问题(以下摘自2022年军队文职报考指南)
15.网上报名应注意哪些事项?
(1)报考人员应按报名网站登录首页提示的“认真阅读填报说明、缴费说明和考生须知”要求,熟悉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要认真考虑,慎重填报,严肃对待。
(2)由于需要填写的注册及报名信息较为详细,为了确保报名资料提交成功,加快报名速度,建议报考人员在网上报名前,先将需要填写的内容用Word或者记事本等软件编辑录入。在网上填写报名表时,将已准备好的资料一一粘贴到报名系统填写项中即可。
(3)为防止他人修改报考人员的个人资料,报考人员注册或者登录完毕,完成相应操作后,必须退出系统并关闭浏览器。
16.网上报名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用户注册->填报个人信息和相关证明材料->选择报考岗位->提交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网上缴纳报名费->打印报名回执单->打印本人准考证。
17.怎么进行用户注册?
报考人员报名,必须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新用户直接点击报名系统登录页面右下方“用户注册”按钮。注册时应按要求如实填写有关内容,特别是“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电子邮箱”、“手机号码”等信息的录入一定要准确。
特别注意:请妥善保管本人密码,记住密码找回问题及答案。
18.怎么填报报名信息?
报考人员登录后,首先要仔细阅读“招考公告”、“报考指南”、“报名协议”,点击“已阅读并完全遵守以上协议内容”之后,再点击“接受”才可进入填报报名信息页面,完善报名信息,尔后再选择报考岗位。
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姓名、性别、来源类别、毕业院校、毕业时间、全日制学历、报考学历、学位、所学专业、职称、职业资格、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户籍所在地和加分人员类别等内容,请如实填写,并按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
姓名:限长18个汉字,中间不能有空格。字库中未收录的生僻字,可用半角“?”加汉语拼音小写字母代替,如:喆,可用“?zhe”代替。
来源类别:分为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才。
报考学历:本人取得的符合招考岗位要求的学历。
学位、专业、毕业院校、毕业时间、是否全日制:与所填“报考学历”相对应的内容。
职称、职业资格:填写本人具有的职称、职业资格名称。具有职称、职业资格的报考人员可以报考低于本级相应职称、职业资格要求的招考岗位。
户籍所在地:本人现户籍所在地。户口迁至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填写原户籍所在地。
相关证明材料主要包括:学历学位证或者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在校应届毕业生可提供学籍验证报告或者所在院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在读证明、学习成绩单或者学生证)、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等电子版扫描件。
加分项证明材料主要包括:烈士证明书、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军人病故证明书、现役军人证、退役军人证、入伍通知书、聘用合同、劳动合同、表彰奖励证书、执行相关任务单位证明,以及需要证明报考人员关系的相关材料(比如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军人或报考人员原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等)等电子版扫描件。
报名信息和报考岗位填报完成,点击“保存”按钮后提交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由后台工作人员确认是否符合选报岗位的要求,若不符合,进行明确提示,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申请初审的和通过初审的,不能修改报名信息或者改报其他岗位。
特别注意:“填报信息”页面录入的信息和上传的证明材料一定要准确有效,标有“*”的项目必须填报上传,并按照提示内容进行填报。
19.怎么选择报考岗位?
建议报考人员提前在军队人才网的“招考专题”栏目中,下载招考岗位计划,查看所有岗位。
岗位选报过程分为“岗位查询”和“岗位报考”两步:
(1)报名信息保存成功后,点击报名流程界面中的“选报岗位”按钮,按筛选条件进行岗位选择后,点击岗位列表中的“岗位代码”链接,进入岗位详细信息页面,认真查看后点击“选报”按钮;也可点击岗位列表最后面的“收藏”按钮将感兴趣的岗位放到“岗位收藏夹”中,最多可以收藏5个岗位,进行对比选择报考。
(2)点击岗位详细信息页面的“选报”按钮,完成岗位报考操作。
注意:报考人员应认真了解基本的政策和要求,仔细阅读招考岗位计划,结合自身条件,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招考岗位。报考人员如符合考试加分条件,务必选择相应加分人员类别选项,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提交报名资格条件初审前请确认个人信息是否按本人实际情况准确填写,如填报的个人信息和相关证明材料与本人实际情况不一致应及时修改。
20.报考人员可以报考几个招考岗位?
报考人员只能报考1个招考岗位,并符合该岗位要求的条件,否则将不被录用。
21.同类岗位在不同用人单位的招考条件是否相同?
不同用人单位同类岗位的招考条件不尽相同,报考人员应在报名前仔细阅读具体招考岗位条件要求,选择个人条件符合的岗位报考。
22.报考人员是否可以更改报考岗位?
报考人员在报名时间内资格条件初审未通过的,可以改报其他岗位。
【军队文职历年领取】
二、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中国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传统节日一代代传至今日,而古人更是注重这些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人们采用各种方式加以庆祝,以此表示对节日的重视,文人们更是思绪万千,借诗词表达自身的万千情绪,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在考试中,往往会有常识版块的考查,而人文常识往往也是考试的考点。今天,我们就来看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应的诗词。
一、春节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2.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3.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孟浩然《田家元日》
4.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5.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文天祥《除夜》
二、元宵节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李商隐《观灯乐行》
3.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三、清明节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2.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四、端午节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端午》
2.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杜甫《端午日赐衣》
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和端午》
五、七巧节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2.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3.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徐凝《七夕》
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六、中秋节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3.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苏轼《念奴娇·中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考生们对于这一版块的知识点,可以翻阅相关书籍,在了解相应诗句的同时,积累相关习俗,多方面拓展知识,以应对各种考题。
——相关推荐——
APP--模考|30W+题库|智能批改|网课刷题
(编辑:Libinu)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四川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