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截止22日11点,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绵阳报考人数是多

截止22日11点,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绵阳报考人数是多少

2021-10-22 15:02:03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notice点击预约2023年国考&下半年四川省考,还可获取考情资料

  再次提醒,准备考国家公务员的请尽快报名,报名完了的请尽快缴费——这个阶段报名人数每日都在激增,我们来看看四川绵阳市地区的报名情况:2022年国家公务员在绵阳市地区招录34个职位,总共67人。截止 10月22日11:00 绵阳市地区已经报名1209人,其中待审核15人,审核通过1194人。整个绵阳市地区的国家公务员报考竞争比已经达到了35: 1。下面是具体数据

截止10月22日11:00 ,绵阳市地区国家公务员报名数据
地区 职位数 招录人数 报名人数 待审核人数 审核通过 竞争比
四川省 895 1237 48680 7019 41661 54: 1
绵阳市 34 67 1209 15 1194 35: 1
报名入口

  根据上表可以看到,截止10月22日11:00 ,全四川已经报名了48680人,其中,绵阳市地区报名了1209人。另外国家公务员绵阳市地区的岗位在整个四川来看是属于报考相对冷门的岗位,因为其竞争比为35: 1小于四川省所有岗位的平均竞争比54: 1。zui后提醒,本次国家公务员报名时间即将于10月24日18:00结束,届时报名入口将自动关闭,各位考生需要尽快在国考报名系统去报名,另外,报名后记得缴费!!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

俗话说“做事没技巧,吃力不讨好”,好的方法不仅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提高效率,还可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行测备考更是如此。由于行测考察的知识面宽泛,知识点又错综复杂,所以一直被认为是备考的“硬骨头”。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许多考生不得不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其实行测是一们技巧性很强的考试,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技巧,不但能减轻我们的备考压力,甚至还能有“弯道超速”的惊喜。今天呢,我们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行测判断推理中分析推理题的做题技巧,希望能为大家的备考“助力”。

在判断推理中分析推理是大家公认的难题,很多考生一见到分析推理题就头皮发麻、一筹莫展。更有一部分考生遇到分析推理题就“选择性跳过”或“一蒙了事”,殊不知许多题目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用对了方法很多大家眼中的“难题”就会变成“秒杀题”。接下来我们将从分析推理题的题型判定、解题技巧两个大的方面详细的跟大家介绍。

题型判定。题干中给出若干个主体和信息,让我们对这些主体和信息进行匹配或排序的题就是分析推理题。例题如下:

【例】一次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三个人,他想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推销员、一位是医生;乔治比医生年龄大,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

根据上述信息麦吉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 汤姆是律师,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医生

B. 汤姆是推销员,卡尔是医生,乔治是律师

C. 汤姆是医生,卡尔是律师,乔治是推销员

D. 汤姆是医生,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律师

二.解题技巧。

1.题干真假确定,选项信息充分——排除法。题干真假确定是指:题干中的已知条件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通过阅读题目能够确定的情况;选项信息充分是指:题干中的每一个主体和信息在每个选项中全部出现的情况;排除法是指:根据题干中的已知条件,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例题如下:

【例】关于小王、小李和小张,我们知道他们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教师,并且我们还知道:小张比教师的年龄大;小王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小李年龄小。

由此可知:

A. 小王是律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教师

B. 小王是医生,小李是教师,小张是律师

C. 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律师,小张是医生

D. 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律师

【答案】C

【解析】第*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条件真假确定,选项信息充分,优先采用排除法。

由“小张比教师的年龄大”可得:小张不是教师,排除A;

由“小王和医生不同岁”可得:小王不是医生,排除B;

由“医生比小李年龄小”可得:小李不是医生,排除D。

因此,选择C选项。

2.题干真假确定,选项信息不充分——zui大信息法。选项信息不充分是指:题干中所有的主体和信息没有在每个选项中全部出现的情况;zui大信息是指:题干中出现次数zui多的信息。例题如下:

【例】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

A. 甲不是湖北人

B. 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 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 甲年龄zui小

【答案】D

【解析】第*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真假确定,选项信息不充分,“河南人”出现次数zui多,优先使用zui大信息法。

由“甲和河南人不同”和“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可知:河南人不是甲、不是乙,因此河南人是丙;

由“丙比湖北人年龄大”,可知:①河南人(丙)>湖北人;

由“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可知:②乙>河南人(丙);

由①②可知:湖北人不是乙,则湖北人是甲,山东人是乙;

综上:山东人(乙)>河南人(丙)>湖北人(甲)。

因此,选择D选项。

3.题干真假不确定,选项信息充分——代入验证法。题干真假不确定是指:题干中的已知条件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通过阅读题干无法确定的情况,明显标志是题干中出现“猜测”、“猜对”这样的词;代入验证法是指:将选项带入题干进行验证。例题如下:

【例】去年,某镇把甲、乙、丙三个大学生村官分别分配到和丰村,团结村,杨梅村。人们开始并不知道他们当中究竟谁分配到哪个村工作,只是作了如下三种猜测:①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②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③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后来证实,三种猜测都是只猜中了一半。

由此可以推出:

A. 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杨梅村工作

B. 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丙分配到杨梅村工作

C. 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D. 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答案】D

【解析】第*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信息真假不确定,选项信息充分,可采用代入验证法。已知三种猜测都是只猜中了一半,代入各选项后,只要符合每种猜测只猜对一半,即为正确答案。

代入A项:条件(1)全部猜对,排除;

代入B项:条件(1)全部猜错,排除;

代入C项:条件(3)全部猜对,排除;

代入D项:条件(1)(2)(3)全部猜对一半,符合已知条件。

因此,选择D选项。

4.题干真假不确定,选项信息不充分——确定信息优先。确定信息是指:题干真假不确定的题目中能够确定真假的信息。例题如下:

【例】 有红、蓝、黄、白、紫五种颜色的皮球,分别装在五个盒子里。甲、乙、丙、丁、戊五人猜测盒子里皮球的颜色。甲:第二盒是紫的,第三盒是黄的。乙:第二盒是蓝的,第四盒是红的。丙:第*盒是红的,第五盒是白的。丁:第三盒是蓝的,第四盒是白的。戊:第二盒是黄的,第五盒是紫的。猜完之后打开盒子发现,每人都只猜对了一种,并且每盒都有一个人猜对。

由此可以推测:

A. 第*个盒子内的皮球是蓝色的

B. 第三个盒子内的皮球不是黄色的

C. 第四个盒子内的皮球是白色的

D. 第五个盒子内的皮球是红色的

【答案】C

【解析】第*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真假不确定,选项信息不充分,确定信息优先。找确定的信息:已知每个盒子都有一个人猜对,而第*盒只有丙一个人猜测,因此“第*个盒子是红的”一定是正确的,排除A、D两项;根据题干条件“每人都只猜对了一种”,已推出第*盒是红的,得知乙说的“第四盒是红的”为错,那么丁猜的“第四盒子是白的”一定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以上就是分析推理zui常用的四种做题技巧,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业精于勤荒于嬉”建议大家在掌握技巧的基础上多进行题海战术,学以致用。“梅花香自苦寒来”,祝愿大家在“风雨”之后终能“梅香扑鼻”。

  国考推荐

  历年入面分数 知识大普及 数读国考国 考空间站

  国考问答百科 报考指导 国考时间轴 申论备考

  国考行测备考 图书网课备考 公安联考公告预约

(编辑:Libinu)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