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醒,准备考国家公务员的请尽快报名,报名完了的请尽快缴费——这个阶段报名人数每日都在激增,我们来看看四川泸州市地区的报名情况:2022年国家公务员在泸州市地区招录47个职位,总共73人。截止 10月22日11:00 ,其中待审核573人,审核通过3818人。整个泸州市地区的国家公务员报考竞争比已经达到了93: 1。下面是具体数据
截止10月22日11:00 ,泸州市地区国家公务员报名数据 | ||||||
地区 | 职位数 | 招录人数 | 报名人数 | 待审核人数 | 审核通过 | 竞争比 |
四川省 | 895 | 1237 | 48680 | 7019 | 41661 | 54: 1 |
泸州市 | 47 | 73 | 4391 | 573 | 3818 | 93: 1 |
根据上表可以看到,截止10月22日11:00 ,全四川已经报名了48680人,其中,泸州市地区报名了4391人。另外国家公务员泸州市地区的岗位在整个四川来看是属于报考竞争比较激烈的岗位,因为其竞争比为93: 1大于四川省所有岗位的平均竞争比54: 1。zui后提醒,本次国家公务员报名时间即将于10月24日18:00结束,届时报名入口将自动关闭,各位考生需要尽快在国考报名系统去报名,另外,报名后记得缴费!!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
在行测科目考试中,否定肯定式是翻译推理中一个常考考点。否定肯定式(否一推一)本质就是对或关系成立的一个考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关于否定肯定式的做题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否定肯定式介绍
当A或B为真时,否定一个,则肯定另外一个。
例:A或B为真,题干给出条件¬A,能推出B一定为真,因为或关系成立必须满足其中一个为真,¬A是对A的否定,必然得到B为真,这样A或B才能为真。
¬A或¬B为真,题干给出条件A,是对¬A的否定,得到¬B为真。
适用范围:题干中出现选言命题或联言命题。
二、例题精讲
【例题1】已知:(1)如果甲和乙是肇事者,丙就不是肇事者;(2)如果丁是肇事者,那么乙就是肇事者(3)甲和丙都是肇事者。
由此可推出( )。
A.乙和丁都是肇事者
B.乙和丁都不是肇事者
C.乙是肇事者,丁不是肇事者
D.乙不是肇事者,丁是肇事者
正确答案:B
解析:第*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等,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甲且乙→¬丙
②丁→乙
③甲且丙
第三步,进行推理。
条件“丙”是对①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甲且乙),根据摩根定律,可得到:¬甲或¬乙;
条件“甲”是对“¬甲或¬乙”一支的否定,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到:¬乙;
“¬乙”是对②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丁。
综上,乙和丁都不是肇事者。
因此,选择B选项。
【例题2】某所高中调查学生参加社团的情况,发现在象棋社社员中,只要是高二(3)班学生,则其一定也是校篮球队的队员。
由此可以推出( )。
A.甲是象棋社社员,且甲是篮球队员,则甲是高二(3)班学生
B.乙是高二(3)班学生,且乙是篮球队员,则乙是象棋社社员
C.丙是象棋社社员,且丙不是篮球队员,则丙不是高二(3)班学生
D.丁不是象棋社社员,且丁也不是篮球队员,则丁不是高二(3)班学生
正确答案:C
解析:第*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只要……则……”,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象棋社且高二(3)班→篮球队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甲是篮球队队员”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得出甲一定是高二(3)班学生,排除;
B项:“乙是篮球队员”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得出乙一定是象棋社社员,排除;
C项:“丙不是篮球队员”是对①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象棋社且高二(3)班),即:¬象棋社或¬高二(3)班;又已知“丙是象棋社社员”,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高二(3)班”一定为真,即丙一定不是高二(3)班学生,可以推出;
D项:“丁不是篮球队队员”是对①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象棋社且高二(3)班),即:¬象棋社或¬高二(3)班;又已知“丁不是象棋社社员”,根据或关系“一真即真”,则“¬高二(3)班”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不能确定,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通过上面两道题目的示范,相信各位考生对于否定肯定式的运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后期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碰到类似的题目,可以运用否定肯定式的公式直接做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
国考推荐
(编辑:Nicj)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