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2国考报名开始!贵州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2022国考报名开始!贵州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2021-10-15 19:52:51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notice点击预约2023年国考&下半年四川省考,还可获取考情资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从10月15日开始!国考报名入口在哪?国家公务员报名网址是什么?国考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国考相关信息,更多关于2022年国考相关内容关注四川华图教育。
【招考简章】2022国考招考简章
【公告解读】2022国考公告解读
【报名入口】2022国考报名入口
【职位查询】2022国考职位检索

【国考职位库】
国考职位库

 一、国家公务员简章

  各招录机关的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咨询电话等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以下简称《招考简章》),有关报考政策规定、报名网络技术和考场考务安排等事宜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招考简章》、《报考指南》通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以下简称考录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2)公布。

【国考职位分析】


  二、国考报名注意事项

  16.什么情况下报考者可以更改报考职位?

  报考者每次只能报考1个职位,在招录机关对报考申请进行资格审查之前,报考者可以更改。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报考者,不可再改报其他职位。没有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在2021年10月24日18:00以前,可以改报其他职位,但不可再次报考原职位。

  17.《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何时提供?

  所有报考者均需填写《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所填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主要信息填报不实的,按弄虚作假处理;信息填报不全导致未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后果由报考者自负。纸质《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一般在面试前向招录机关提供。

  18.社会在职人员是否需要填写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

  社会在职人员一般不需要填写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个别招录机关有专门要求的,从其要求。

在哪看2022国考公告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国家公务员历年笔试试题资料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天地广阔、基层大有可为,要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就需要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的优秀人才奔赴基层。然而,当前基层人才流失严重,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滞后,导致工作连续性深受影响,成为制约基层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是当前人才工作中的难点。要扭转这一困境,就必须引导人才到基层,用“心”留住人才,留住人才的“心”才是重中之重。

引导人才到基层,能够促进人才大有可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基层舞台大、天地宽、机会多,是人才大有用武之地。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悄然逃离北上广,逃离钢筋水泥的丛林,逃离种种“大城市病”。据调查数据显示,高达70%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在基层工作生活的积极状态,或希望能够下基层有一番作为。可见,基层是人才干事创业的肥沃土壤,是人才如鱼得水、一展才华的大舞台,投身基层建设,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更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扎根基层,在基层中摸爬滚打从而磨练作风、提高素质,使自己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引导人才到基层,能够开辟就业创业蓝海。许多人才也带着乡愁回归基层,在基层这块“白色画板”上,挥洒属于他们的色彩。从三十而立的专科毕业生退出繁华之都,返乡就业,为家乡人民带回了畜牧养殖的古老手艺;到80后创业者离开北京,返乡贡献才智,用自己的创业实干,带动了基层创业,提供就业岗位,为家乡创收致富......基层正孕育着无尽的机会和财富,国家出台向基层倾斜的利好政策,为基层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基层的回归者和坚守着随处可见,共同为家乡的画卷添笔加墨,绘出就业创业蓝海。

引导人才到基层,能够尝试探路现代治理。“治大国若烹小鲜”,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这句话,赋予了传统文化中治国智慧以新的时代内涵。由于当前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如基层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治理观念转变滞后,治理能力建设落后不足等。尤其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脱贫攻坚任务迫在眉睫,扶贫先扶志,不断深化“造血式扶贫”观念,为乡村带去新治理、新技术。因此,亟需改变这一困境,引导基层人才是关键之要。发挥新乡贤和干部力量,制定法村规民约,改善农村环境,创建与时俱进的现代治理方式,创建和谐、进步、科学的乡村新景象。

引导人才到基层,让人才大有可为,让农村开辟就业创业蓝海,让乡村治理实现现代化。基层人才是基层建设发展的生力军、排头兵,只有人才在基层挑大梁、唱主角、扛重担,基层也要“补元气”、“降虚火”、“治顽疾”,不断创新改革政策,优化成长成才环境,真正开创人才强基层、基层与人才新格局。

  国考推荐

  历年入面分数 知识大普及 数读国考国 考空间站

  国考问答百科 报考指导 国考时间轴 申论备考

  国考行测备考 图书网课备考 公安联考公告预约

(编辑:Libinu)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