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详细信息表如何填写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详细信息表如何填写

2021-10-15 14:22:27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notice点击预约2023年国考&下半年四川省考,还可获取考情资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从10月15日开始!国考报名入口在哪?国家公务员报名网址是什么?国考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国考相关信息,更多关于2022年国考相关内容关注四川华图教育。
【招考简章】2022国考招考简章
【公告解读】2022国考公告解读
【报名入口】2022国考报名入口
【职位查询】2022国考职位检索

【国考职位库】
国考职位库

 一、国家公务员简章

  各招录机关的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咨询电话等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以下简称《招考简章》),有关报考政策规定、报名网络技术和考场考务安排等事宜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招考简章》、《报考指南》通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以下简称考录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2)公布。

【国考职位分析】


  二、国考考试注意事项

  1、考试前遗失了身份证怎么办?

  遗失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的报考人员,需及时到公安部门补办临时身份证。其他证件不能代替居民身份证。

  2、如何查询笔试成绩?

  2022年1月,报考人员可通过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在考录专题网站上查询自己的笔试成绩。

  3、如何获得笔试成绩单?

  本次考试不下发考试成绩单。报考人员确实需要的,可在2022年2月28日前向当地省级考试机构申请,由当地省级考试机构负责出具成绩证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机构咨询电话:2021年10月31日以后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公布。

  咨询时间:2021年10月31日至11月28日,工作日8:30—17:00

  报名确认及准考证打印技术咨询电话:010-87901966、0531-66680723、0531-66680726

  咨询时间:2021年10月31日至11月7日,每日8:00—20:00;11月21日至11月28日,每日8:00—20:00

  考务咨询电话:010-87901866、84237866、84237802

  咨询时间:2021年10月27日至11月28日,工作日8:30—17:00

  报考人员也可通过点击报名确认及准考证打印系统首页的“在线咨询”图标咨询相关考务或技术问题。

2022国考招考简章大概什么时候出来啊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国家公务员历年笔试试题资料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总书记也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zui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深厚滋养。因此,在新起点、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的走文化自信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内涵,祛除心里荒芜。

深耕文化内涵需要完善公共文化建设。总书记在兰州市西湖街道视察时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因此,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就格外重要。我国人口庞大,基础文化普及任重道远。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体制创新,农家书屋应运而生,其作为繁荣农村文化的既有阵地,是深耕文化重要载体,是农民群众学文化、长技能、强本领的精神粮仓。为此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加强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覆盖面。让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成文公共文化建设主战场。

深耕文化内涵需要加强乡村道德建设。如今乡村道德滑坡带来了精神危机,群众赌博成风,攀比之风盛行,导致家庭分崩离析,还会导致乡土文化受到影响,不利于良好的民风民俗的弘扬。因此,加强道德建设至关重要,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为此挖掘典型人物,发挥典范带头作用,党员、乡贤和村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树立良好榜样;制定村规民约,根据每一个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限制不良的行为;大力弘扬乡村道德,建设“善行义举四德榜”,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深耕文化内涵需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创新手段、提高效能。一方面,创新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发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引导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健全以效能为导向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将其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完善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健全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供依据,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满意度。

“种下满地黄金庄稼,才是为旷野除草的zui好办法”,站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阶段,“必须登高望远,同时必须脚踏实地。”总书记的这番话,是中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奇迹的“密码”。我们要凭借着更加完善的设施、高尚的品格和健全的文化体系,重拾文化自信,深耕文化内涵,祛除心里荒芜。

  国考推荐

  历年入面分数 知识大普及 数读国考国 考空间站

  国考问答百科 报考指导 国考时间轴 申论备考

  国考行测备考 图书网课备考 公安联考公告预约

(编辑:Libinu)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