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章公告及岗位表在今日公布!国考公告在哪里看?国考岗位表在哪下载?国家公务员报名网站是哪个?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国考相关信息,更多关于2022年国考相关内容关注四川华图教育。
【招考简章】2022国考招考简章
【公告解读】2022国考公告解读
【岗位下载】2022国考岗位表
【职位查询】2022国考职位检索
【国考职位库】
一、国家公务员简章
各招录机关的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咨询电话等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以下简称《招考简章》),有关报考政策规定、报名网络技术和考场考务安排等事宜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招考简章》、《报考指南》通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以下简称考录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2)公布。
二、国家公务员报名网站及流程
本次招考主要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可于2021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报名并提交报考申请,每次只能选报1个职位。报名时,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报考者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将取消报考资格,涉及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者可于2021年10月15日至10月26日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2021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2021年10月24日18:00以后,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资格审查贯穿招考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招录机关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3.查询报名序号。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2021年10月28日8:00后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时需提供该序号,请务必牢记。
(三)报名确认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2021年11月1日0:00至11月7日24:00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逾期未完成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
zui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可以直接与当地考试机构联系办理报名确认和减免费用手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机构的咨询电话将于2021年10月31日以后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公布。
(四)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名确认成功的报考者,请于2021年11月22日0:00至11月28日12: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打印准考证。如遇问题,请与当地考试机构联系解决。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国家公务员历年笔试试题资料
在公务员考试中,时政要闻、热点事件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块,但其实渗透到了考试的方方面面。时政时事的热点积累有助于我们增加申论素材,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如何形成政府思维,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习惯运用官方表述方式,甚至在常识的考试中也经常出现当年的热点时事的考题,那么如何备考这部分知识呢?其实很简单,不用死记硬背,就每天拿出固定时间多多积累即可,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每天都会更新全网zui新zui热的时政要闻,并附有热点解析,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掌握。大家可以Ctrl+D收藏本页供大家学习积累。
【背景链接】
12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文物博物馆单位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办法(试行)》,《办法》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总结一些地方先行先试的经验做法,对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的确定和主要职责,公告公示主体、内容和形式,以及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督察责任等,做出了具体规定,提出了明确要求。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事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关国家文化安全。
[综合分析]
现实意义: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从历史层面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记录和传承文明发展史,以史鉴今;
从社会发展层面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基本素材,继往开来,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从经济层面看,良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在扩大对外交流、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发挥着促进作用。
问题:
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又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比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政策举措创新不足,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科学理念需进一步改善,应积极普及推广先进理念和科学的保护措施;整体规划与持续执行不到位,“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等现象理应得到纠正;安全责任意识和防范水平有待改善,专业的人才队伍也有待加强培养,等等。
[参考对策]
坚持党对文物工作的领导。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发挥党在文物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工作格局。
坚持依法保护利用。健全文物保护利用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划定文物保护利用的红线和底线,落实文物保护属地管理要求和地方各级政府主体责任,改善全社会文物保护法治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影响文物事业持续发展、制约文物作用更好发挥的体制机制问题,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化国家站位、主动服务大局,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发挥文物资源独特优势,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
坚持整体推进、关键点突破。全面深化文物领域各项改革,突出关键点、分类施策,推出重大举措,推进关键点工作,鼓励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国考推荐
(编辑:Libinu)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