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 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哪里发公告

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哪里发公告

2021-06-11 10:39:18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分院

notice点击预约2023年国考&下半年四川省考,还可获取考情资料

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哪里发公告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提上日程了,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浙江人事考试网消息,2022国考预计在11月底(27、28)举行,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公务员频道:https://sc.huatu.com/guojia/。

2022国家公务员图片

  一、关于2022国考

  通常,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简章可以在国家公务员局(http://www.scs.gov.cn/)>>国家公务员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查看。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请看如下: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北京地区2021年度人事考试工作计划》

  浙江人事考试网布了《2021年全年考试计划》,考试计划中就列了2022年国考时间

  二、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国考流程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发布公告 2020.10.15 2019.10.14 2018.10.21 2017.10.28 2016.10.13
网上报名 2020.10.15-24 2019.10.15-24 2018.10.22-31 2017.10.30-11.8 2016.10.15-24
查询报名序号 2020.10.28 2019.10.28 2018.11.4 2017.11.12 2016.10.28
确认及缴费 2020.11.7-11 2019.10.31-11.6 2018.11.8-14 2017.11.17-22 2016.11.2-7
准考证打印 2020.11.23-29 2019.11.18-24 2018.11.26-12.2 2017.12.4-10 2016.11.21-27
笔试时间 2020.11.29 2019.11.24 2018.12.2 2017.12.10 2016.11.27
成绩查询时间 2021.1.5 2020.1.8 2019.1.18 2018.1.24 2017.1.9
面试开始时间 2021.1.23 因疫情推迟待定 2019.1.24 2018.2.5 2017.1.17

  三、国家公务员报名条件(参考2021国考)

  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考试公告明确指出的“报考条件”有下列几点(以2021年国考为例):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专业科目笔试。

  五、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逻辑填空题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近五年的四川省考当中zui多的一年是2016年下半年,考察题量为18道,占整个模块的五分之三,zui少的年份也有十道题,算是整个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半壁江山,而且总体来说逻辑填空算是让大家比较头疼的一类题型,因为正确率往往不高,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对这一模块引起重视。

  逻辑填空是区别于片段阅读的题型,不需要大家花时间去进行题型的识别,所以整个题目简化为两部分即文段与选项,所以做题的步骤也就分为两步,第*步阅读文段,第二步匹配选项。阅读文段时要从文段当中获取横线上所填词语的对应信息,包括所填词语的表意、色彩、搭配、轻重等,这一步被称为语境分析。语境分析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对应词句、关联词语、标点符号。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逻辑填空语境分析的对应词句。

  对应词句又分为提示性的词语和解释说明性的句子,指的是与所填词语形成照应的词或句子,他们要么与所填词语意思相近相关,要么与所填词语意思相反。找到对应词句后我们需要选择与之含义相近或相反、搭配得当、色彩相符、轻重相符的词语即可。

  【行测练习题】

  【例1】阿道司•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绘了2532年一个依赖生殖技术的人类社会。在那里,人文跟不上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拜物教”越来越兴盛:认为医学可以解决一切病痛,科技可以弥补人文的鸿沟。事实上,这无异于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zui恰当的一项是: A.饮鸩止渴 B.缘木求鱼 C.镜花水月 D.抱薪救火

  答案解析

  【答案】B

  【知识点】逻辑填空—成语辨析

  【解析】第*步,分析语境。文段意思是在《美丽新世界》所描绘的世界里,人文跟不上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拜物教”却认为医学可以解决一切病痛,科技可以弥补人文的鸿沟。接着提出实际情况是,这种想用科技解决人文问题的办法是错误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缘木求鱼”指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符合语境。A项“饮鸩止渴”侧重用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问题,医学和科技不是有害的方法,只是方法不正确,解决不了客观存在的问题,排除A项。C项“镜花水月”指的是诗中的意境或虚幻的景象,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抱薪救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文中没有祸害扩大的意思,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本题结束】

  【行测练习题】

  【例3】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的节目《华阴老腔一声喊》,吸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它源于生活,吸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它源于生活,既接地气又创新出彩,________。它的成功,关键在于华阴老腔的魅力,传统音乐元素没有随着岁月流逝而失去光泽,它在现代音乐的包装下还能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zui恰当的一项是:

  A. 雅俗共赏 熠熠生辉 B. 风靡一时 赏心悦目

  C. 曲高和寡 美不胜收 D. 喜闻乐见 大放异彩

  答案解析

  【答案】A

  【知识点】逻辑填空—成语辨析

  【解析】第*步,第*空根据“源于生活”“接地气”“创新出彩”“它的成功”可知,该空应体现《华阴老腔一声喊》深受众人喜爱。B项“风靡一时”形容事物极其盛行,不能体现“接地气”,排除B。C项“曲高和寡”强调言论、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少,与“深受众人喜爱”语境不符,排除C项。D项“喜闻乐见”形容很受群众欢迎,其主语为人,而第*空修饰对象为《华阴老腔一声喊》,排除D项。锁定答案A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熠熠生辉”有光彩闪耀之意,体现出了传统音乐没有随着时间失去光泽,反而在现代音乐的包装下闪耀着自己的光辉,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风靡一时: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

  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

  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赏心悦目:因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快。

  【本题结束】

  

  申论如何备考》》》

【热点概况】

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速,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数据来源:中国网)。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互联网扎根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网上便捷支付、网上预约挂号、防疫健康码、行程卡等,那么老龄化下产生的老年人不懂、不会,但必须使用互联网的问题显得异常突出。

2021年4月25日,一个关于老年人与当前产生的“数字鸿沟”问题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和社会建设研究院共同举办,名称为“互联网与养老:数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来自国内多个一流大学的专家学者针对老年人遇到的“数字鸿沟”问题展开讨论,探讨现当代在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帮助老年人更快融入、使用互联网平台,让老年人同样成为数字时代红利获得者。

【各方观点】

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11月15日出台《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提升老年人在智能化时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力求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普遍适用与分类推进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解决突出问题与形成长效机制相结合。共同朝着建立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的目标迈进,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

人民网:2021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60岁及以上的网民占11.2%。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却让很多老年人感到无所适从,遭遇“数字鸿沟”困境。保留相应的人工服务贴心为老人解忧,助老培训破解“数字鸿沟”,切实让老人共享数字化服务红利。

光明网: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当下已经不仅仅是热搜话题,而是一项遍及全国各地的真真切切的重要政策议题。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无非两方面,一是要保留并改善传统服务;二则是新的智能技术要更加便利、易学。在数字时代老年人已经成为“弱势民众”,但十四五开局之后如何让他们不再继续掉队,无障碍享受科技发展成果,更好更快得融入数字生活,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

【深度分析】

【问题】

第*、老年人智能化生活困难重重:老年人尊严丧失,不尊重、不尊敬老人;缺乏智能手机或不会使用智能化操作等。例如2020年新闻报道中有两位老人,一位冒雨去服务窗口交医保,却被告知必须使用手机支付;另一位九旬老人去银行激活社保卡,需人脸识别,被人抱起艰难且勉强的进行人脸识别。第二、与老人相关的工作难以开展:面对老年人的工作开展艰难,老人不满意,工作人员为难。第三、工作人员态度问题:面对老年人时,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影响较差。

(二)原因

第*,现实情况:中国从2000年开始迈入老龄化时代,到2020年老龄化程度加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加快,互联网多领域融合,便捷生活。第二,政策制定:制度制定过于刻板,疏忽老年人的需求。第三,工作人员:部分地方工作人员执行不灵活,未能深刻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内涵,缺乏温度。第四:需求冲突:软件、程序在设计出之前考虑不够全面,更多迎合年轻人的需求,忽略老年人的需求与感受,未能与当前实际相结合。

(三)对策

第*,对老年人设置线下人工通道,保留传统服务,对不会操作的老年人单独进行引导、服务。如设置老年人无健康码通道,专人登记。第二,帮助老年人进行智能化培训,村委会、街道办人员多加引导。第三,互联网程序、软件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进行优化改进,设置专门页面,一键操作,更加便捷。第四,政策制度规定不得歧视老年人,落实流程简化优化,为老年人解难题,办实事。比如不得拒收现金,不得不让老年人乘坐公交车。第五,工作人员在面对老年人时热情温暖,根据政策灵活引导,帮助老年人。第六,智能机生产商应结合老年人需求特点,生产易操作、显示清晰且大的智能机。第七,媒体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在全社会倡导尊老的热潮,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敬老爱老。

  国考推荐

  历年入面分数 知识大普及 数读国考国 考空间站

  国考问答百科 报考指导 国考时间轴 申论备考

  国考行测备考 图书网课备考 公安联考公告预约

(编辑:Nicj)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