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在哪里发布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提上日程了,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浙江人事考试网消息,2022国考预计在11月底(27、28)举行,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公务员频道:https://sc.huatu.com/guojia/。
一、关于2022国考
通常,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简章可以在国家公务员局(http://www.scs.gov.cn/)>>国家公务员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查看。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请看如下: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北京地区2021年度人事考试工作计划》
浙江人事考试网布了《2021年全年考试计划》,考试计划中就列了2022年国考时间
二、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国考流程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发布公告 | 2020.10.15 | 2019.10.14 | 2018.10.21 | 2017.10.28 | 2016.10.13 |
网上报名 | 2020.10.15-24 | 2019.10.15-24 | 2018.10.22-31 | 2017.10.30-11.8 | 2016.10.15-24 |
查询报名序号 | 2020.10.28 | 2019.10.28 | 2018.11.4 | 2017.11.12 | 2016.10.28 |
确认及缴费 | 2020.11.7-11 | 2019.10.31-11.6 | 2018.11.8-14 | 2017.11.17-22 | 2016.11.2-7 |
准考证打印 | 2020.11.23-29 | 2019.11.18-24 | 2018.11.26-12.2 | 2017.12.4-10 | 2016.11.21-27 |
笔试时间 | 2020.11.29 | 2019.11.24 | 2018.12.2 | 2017.12.10 | 2016.11.27 |
成绩查询时间 | 2021.1.5 | 2020.1.8 | 2019.1.18 | 2018.1.24 | 2017.1.9 |
面试开始时间 | 2021.1.23 | 因疫情推迟待定 | 2019.1.24 | 2018.2.5 | 2017.1.17 |
三、国家公务员报名条件(参考2021国考)
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考试公告明确指出的“报考条件”有下列几点(以2021年国考为例):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专业科目笔试。
五、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各位宝宝们,言语做题选项如何选择?看了文段,知晓问题/对策。怎么标选答案还是错!甚至还有同学都排除两个答案,剩下两个答案就开始纠结,概率都是50%,结果次次选错。要不我们换种思路,去选择你不想选择的答案?
哈哈,实验证明正确率更低咯。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题目吧:
【例题】 十多年来,中国电视节目中zui多的节目就是抗日剧,而且有市场,各路编剧与导演皆上场来,导致抗日剧的霸屏。在某个角度上说,这有利于表现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但另一方面又显示出电视产业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多。倘若用心去挖掘传统文化,使用传统艺术,那么呈现在创作者面前的就是一个精彩纷呈的艺术宝库,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电视之春。
对这一段话的主旨理解zui准确的概括是:
A. 中国目前的电视产业要摆脱抗日剧的束缚
B. 中国目前的电视产业将有一个春天
C. 中国电视产业应有多种题材
D. 中国电视产业应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宝库
【答案】D。第*步,分析文段。作者先指出当前电视节目中大多数是抗日剧,进而通过“但”强调这一现象说明电视产业存在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够的问题,zui后给出对策,即要去挖掘传统文化。文段结构为“分—总”,主旨句论述的是要去挖掘传统文化。
第二步,对比选项。D 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A 项表述不明确,文段重点论述的是如何摆脱抗日剧的束缚,已经给出具体对策。
B 项 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宝库”后的结果,而不是对策,偏离重点。
C 项:文段没有提及。
同学们,我们会发现我们对于A选项会潜意识的选择是不是?为什么呢?印象比较深!而单凭一个印象比较深就选择了我们的A选项,说明我们还是言语理解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于我们的知识点了解不够透彻,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出现。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是特别好解决的,那么老师就给大家来点小技巧决解它~~
1.我们一定要知道,言语是客观题目,不是主观题目。言语的答案不是我们选出来的,是我们通过选项的对比选出来的。“优中选优,差中选优”那么我们也就掌握了言语选项的要害点。
2.那么我们如何掌握呢?就用例题中的例子里说:A中国目前的电视产业要摆脱抗日剧的束缚和D中国电视产业应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宝库相对比,我们会发现A是一个吻端提出问题问题的整改大方向,而D是具体论述如何去整改。那么两个选项的各自侧重点都有所不同,自然就根据文段来进行选择zui优选项。所以,同学们注意选项的表达含义侧重也是能够帮助我们做好言语的。选项就是浓缩的主旨,对一个选项那么必然优有三个选项是错的。找到侧重对比文段也就能够做对啦。
总之,熟能生巧,理论加实践才会出真效。
申论如何备考》》》
在公务员考试过程中,我们通常考的文章写作题目一般都是围绕题干当中的两个关键词进行展开。例如:时代在动荡和变革,国内外格局在调整和重组。只有每一代人肩负起使命和担当,才能确保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结合材料,围绕”使命“和”斗争”这两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许多考生在写文章时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收尾,这次,华图教育就带大家一起来看,我们的怎样收尾方式到底才能写好,让文章完美收官。
一、结尾:立足当下问题,并提出相关要求。
基本行文逻辑:面对XXX问题,只有XXX,才能实现XXX。
例如:我们当下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我们现在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在新形势下,我们只有肩负起我们的使命,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的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顽强奋斗。
二、结尾:结合当下的形势来表达决心。
基本行文逻辑:当下XXX,回顾昨日XXX,展望未来XXX,只有我们XXX,就一定能XXX。
例如:回顾昨天的征途,我们筚路蓝缕谋发展,展望明日征程,我们立足创新求突破。只有我们立足当下并放眼未来,既重视当下的形态的"形",更重视长远发展的"势",以"愚公移山"的担当和"滴水穿石"的行动抓创新,就一定能从胜利走向胜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三、经典结尾句及写作案例
1.新时代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的步伐!
2.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只有/只要……才能/就一定能……。
3……。让我们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让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总体来说,结尾的目的是什么,要回应主题,要呼应开头,重申主题观点,适当的升华,比如我们可以将文章的分论点进行整合,结合社会时代背景、国家政策来表达我们的信心、决心、愿景等等,只要能够回应文章的中心主题即可,希望大家能够对于写作过程中能有新的收获,祝大家考试顺利!
国考推荐
(编辑:Nicj)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