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 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一般在哪里查看

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一般在哪里查看

2021-06-10 13:46:47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分院

notice点击预约2023年国考&下半年四川省考,还可获取考情资料

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一般在哪里查看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提上日程了,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浙江人事考试网消息,2022国考预计在11月底(27、28)举行,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公务员频道:https://sc.huatu.com/guojia/。

2022国家公务员图片

  一、关于2022国考

  通常,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简章可以在国家公务员局(http://www.scs.gov.cn/)>>国家公务员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查看。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请看如下: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北京地区2021年度人事考试工作计划》

  浙江人事考试网布了《2021年全年考试计划》,考试计划中就列了2022年国考时间

  二、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国考流程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发布公告 2020.10.15 2019.10.14 2018.10.21 2017.10.28 2016.10.13
网上报名 2020.10.15-24 2019.10.15-24 2018.10.22-31 2017.10.30-11.8 2016.10.15-24
查询报名序号 2020.10.28 2019.10.28 2018.11.4 2017.11.12 2016.10.28
确认及缴费 2020.11.7-11 2019.10.31-11.6 2018.11.8-14 2017.11.17-22 2016.11.2-7
准考证打印 2020.11.23-29 2019.11.18-24 2018.11.26-12.2 2017.12.4-10 2016.11.21-27
笔试时间 2020.11.29 2019.11.24 2018.12.2 2017.12.10 2016.11.27
成绩查询时间 2021.1.5 2020.1.8 2019.1.18 2018.1.24 2017.1.9
面试开始时间 2021.1.23 因疫情推迟待定 2019.1.24 2018.2.5 2017.1.17

  三、国家公务员报名条件(参考2021国考)

  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考试公告明确指出的“报考条件”有下列几点(以2021年国考为例):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专业科目笔试。

  五、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语句表达题型中,有一类题看起来很熟悉,但做起来却很陌生。熟悉的是题干中出现的横线,貌似是逻辑填空题,再看选项设置,是区别于词语、成语的一句话。一套言语题中逻辑填空占比较重,是我们攻坚的重点,但是语句填空题量少,往往容易被考生忽略,这也导致语句填空对大部分考生来说,存在“痛点”。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填词和填句存在本质的区别,逻辑填空填词通常与前后紧密联系的一句话存在逻辑关系,语句填空却是硬生生从一段话中挖出一个句子,我们需要关注整段话的逻辑关系,这也决定了语句填空题中横线位置对于做题的重要性。

  横线位置无非三种情况,句首、句中、句末,不同位置的一句话对于整段话来说有不同的作用。句首可能是总句总领全文,也可能是背景铺垫引出下文;句中通常是承上启下,衔接上下文;句末则结论句居多,也可能是衔接就近语句,具体内容就需要结合文段,适配zui优选项。我们尝试分析横线位于句中的题型,发现有一种做题技巧,精准又迅速,那就是“承上启下”的位置作用配合“话题一致”的文段逻辑。

  【行测练习题】

  【例题】

  每年春天,青海湖冰雪融化,这个过程被当地牧民称为“开湖”。青海湖开湖,也预示着整个青海湖迎来了春天。。“文开”是指随着气温渐升,冰面逐渐变薄、破碎,缓慢融化,在不知不觉中,由前一天的冰冻景象变成连天碧波。“武开”则是指湖面冰层在狂风的推动下,瞬间四散,互相碰撞、挤压,涌向湖岸,在岸边堆积成各种形态的冰坝。今年的青海湖开湖为“武开”,现场破冰之声如万马奔腾,浮冰堆砌于岸,如冰峰耸立,蔚为壮观。大批棕头鸥已迁徙回青海湖,鱼翔湖底,鸥鹭齐鸣,牛羊欢叫,一个生机盎然的湖畔春天正在到来。

  填入上面句子横线处,衔接zui恰当的一项是:

  A.“武开”相对于“文开”更符合青海湖的特性

  B.春到青海湖体验“开湖”

  C.青海湖开湖,有“文开”和“武开”之别

  D.青海本地对开湖有两种解释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第*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前先引出青海湖“开湖”的话题,介绍了“开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横线后主要介绍了开湖有“文开”和“武开”,并举例说到今年的开湖为“武开”,其开湖特征明显。横线位于语段中,应该为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承接“开湖”的话题,又要引出“开湖”的不同区别。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开湖有“文开”和“武开”之别,符合上述语境。

  A选项:“武开”只是今年开湖的特征,并不代表“武开”比“文开”更符合。B选项:只承接了“开湖”的话题,未启下衔接“文开”和“武开”,且“春到青海湖体验开湖”也没有提到,无中生有。D选项:“青海本地”只是称“青海湖冰雪融化”为“开湖”,并不是当地给出了两种具体解释,而且文段重在从不同特征体现出两种“开湖”的区别。因此,选择C选项。

  【本题完】

  看完例题我们发现,当题干中横线位于句中时,我们先有“承上启下”的意识,再分析横线前后的语境,试图找到主题词,也就是文段所围绕的话题,或者是核心论述对象,例题中横线前是话题“开湖”,横线后衔接话题“开湖”并细分两种分类,“承上启下”加“主题词”,两个条件皆满足的优选项就很容易把握,或者通过缺少二者之一进行排除,也能帮助我们zui终找到优选项。

  【技巧导图】

  

  申论如何备考》》》

在申论写作当中,往往好的开篇会吸引阅卷人的注意力,很多考生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备考中,因为考生的准备往往不是很充分,绝大多数考生在备考周期内,能够完整写完三篇作文的都是少数,因此,要写出一个出彩的开头更是难上加难,其实写开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可以进行总结,形成一个自己擅长的“模版”,在考场上就会多一手准备!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所谓的“模版”如何套用吧!

模版:背景要长+主题要短+概念+决定了……+决定了……+更加决定了……+转折+分析危害+核心论点

解析:“背景要长+主题要短”指的是我们在引用背景的时候可以稍微长一点,用这种背景开头会给人一种知识储备很高的感觉,而且也容易去总结出自己独有的背景语言;而“主题要短”就是这篇文章的核心主题要稍微短一点,这样搭配在一起会朗朗上口,引人入胜。概念是主题的延伸和解释,三个“决定了”通过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让文章句子更加有气势,同时也是强调主题的意义,写起来会让文章显得更有深度。而“转折+分析危害”是为了引出我们的核心论点,同时也能体现看待问题全面的能力。

范例一:(2016年广东省考县级)请根据全部给定资料(仅限给定资料),以“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为题,写一篇策论文。(50分)要求:1.对策合理,有针对性。 2.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3.结构完整,表达准确,行文流畅。4.篇幅在800—1000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动力,它决定了科技的发展,决定了国家的未来,更加决定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但是,我国的创新能力并不乐观,面临着人才短缺、制度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创新能力的不足,严重的影响我国的综合国力。当下,只有多措并举,充分提高创新能力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建设科技强国,才能促进创新发展。

范例二:(2018年广东省考申论作文)请根据全部给定材料(仅限给定材料),就如何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拟题目,写一篇策论文。(本题50分)

要求:1.主题鲜明,对策合理、有针对性;2.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合乎逻辑;3.结构完整,表达准确,行文流畅;4.篇幅在800-1000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才的作用,不言而喻。人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助力器,它决定了科技的发展,决定了国家的未来,更加决定了一个民族是否能够蓬勃发展。但是,我国的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严重的影响我国的综合国力。当下,只有多措并举,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建设人才强国,才能牢筑发展根基。

通过学习开篇写作方法,我们先可以通过模仿入手,可能有的考生会觉得这样写比较套路化,但是我们要知道,世上本没有“套路”,用的人多了才叫“套路”,真正想在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还要在平时当中多去练习,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套路”才是王道!

  国考推荐

  历年入面分数 知识大普及 数读国考国 考空间站

  国考问答百科 报考指导 国考时间轴 申论备考

  国考行测备考 图书网课备考 公安联考公告预约

(编辑:Nicj)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