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2022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在哪里可以看?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提上日程了,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浙江人事考试网消息,2022国考预计在11月底(27、28)举行,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公务员频道:https://sc.huatu.com/guojia/。
一、关于2022国考
通常,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简章可以在国家公务员局(http://www.scs.gov.cn/)>>国家公务员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查看。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请看如下: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北京地区2021年度人事考试工作计划》
浙江人事考试网布了《2021年全年考试计划》,考试计划中就列了2022年国考时间
二、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国考流程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发布公告 | 2020.10.15 | 2019.10.14 | 2018.10.21 | 2017.10.28 | 2016.10.13 |
网上报名 | 2020.10.15-24 | 2019.10.15-24 | 2018.10.22-31 | 2017.10.30-11.8 | 2016.10.15-24 |
查询报名序号 | 2020.10.28 | 2019.10.28 | 2018.11.4 | 2017.11.12 | 2016.10.28 |
确认及缴费 | 2020.11.7-11 | 2019.10.31-11.6 | 2018.11.8-14 | 2017.11.17-22 | 2016.11.2-7 |
准考证打印 | 2020.11.23-29 | 2019.11.18-24 | 2018.11.26-12.2 | 2017.12.4-10 | 2016.11.21-27 |
笔试时间 | 2020.11.29 | 2019.11.24 | 2018.12.2 | 2017.12.10 | 2016.11.27 |
成绩查询时间 | 2021.1.5 | 2020.1.8 | 2019.1.18 | 2018.1.24 | 2017.1.9 |
面试开始时间 | 2021.1.23 | 因疫情推迟待定 | 2019.1.24 | 2018.2.5 | 2017.1.17 |
三、国家公务员报名条件(参考2021国考)
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考试公告明确指出的“报考条件”有下列几点(以2021年国考为例):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专业科目笔试。
五、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要说言语理解与表达中那种题型zui让人头疼,语句排序题肯定入围前三,其阅读量大,提示信息难找,往往让考生在考场上花费大量时间,却仍然正确率不高。今天华图教育就给大家介绍一种从选项入手破解排序难题的方法。
【行测练习题】
【例题】
①以此来看, 种植一些价廉物美的乡土草木,更易于达到上述效果,更能满足适地、适物以及 “好种、好管、好活、好看”的绿化需求
②绿化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种效益
③所以在城市绿化上选择这些乡土草木资源,更能体现自己的品牌和地方特色,有助于营造有特色的园林城市风格
④城市绿化是以栽种植物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⑤乡土草木资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仅能适应本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不需要特别的投入
⑥同时,各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市情,有的城市还有自己的市花、市树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②⑤⑥③①④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②①④⑤③⑥D. ④③⑤①⑥②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第*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四个选项中分别是②与④做首句,因此可以先对比②与④谁更适合做首句。②句主要讲述的是绿化的意义,而④句主要讲述的是绿化的定义,那么④比②更适合做首句,排除A与C选项。
第二步,继续观察选项锁定答案。还剩B与D选项,B选项④后接②,D选项④后接③,这个时候可以带进去读一下,看看那个选项读起来有问题,就可以排除。④讲的是绿化的定义,后面接②接着讲绿化的意义是没有问题的,而后面接③的话,就直接从定义过渡到结论去了,话题衔接不上,排除D选项。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完】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发现,排序题从选项入手的来解题的话,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部分同学可以做到第*步,也就是通过选项去排除首句,但大部分同学都不会想到解析中的第二步:继续从选项入手。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选项去进一步排除选项。那么什么时候使用选项进一步排除选项呢?答案就是首句已经排除了两个选项,还剩两个选项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尝试此种方法。因为通过首句排除了两个选项之后,就只剩下两个选项了,如果这个时候仍然从题干去找提示信息的话,往往费力不讨好,从选项入手,对比剩下两个选项的主要差异点,然后带进文段信息读一下,将话题衔接不上的选项排除,这样子能够节省大家在考场上的时间,也能收获更高的正确率。
【技法图示】
申论如何备考》》》
【热点背景】
1.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兼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邢欢系华中师范大学讲师: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校外培训对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有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破坏了教育生态。2018年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2020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校外培训机构纳入法律规范范围。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将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什么是教育的真谛?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的答案戳中了不少家长的心窝,他说,“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是一门又深又远的学问,我们不能只是优秀的学生,更要做优秀的人。
3.2021年5月11日,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光明行动》),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为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光明行动》明确,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
4.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指出要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要求各省(区、市)教育督导部门,组织当地中小学校责任督学开展“五项管理”督导工作。
【关键词】
教育 儿童教育 青少年近视防控 政府新政
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 政府加强监管 全社会形成合力
【提出观点】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根据孩子兴趣爱好理性选择。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原因分析】
传统教育的陈规陋习和惯性思维;部分政府监管力度不足;部分教师教学方式不当、有违师德;课外辅导机构急功近利、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家长盲目跟风。
【有效举措】
针对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地区防控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近视防控措施,减少新发近视率,减缓近视进展,降低重度近视率。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家庭、社会等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分工负责,一致行动,共同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调动医疗行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方面积极性,深入开展近视防控科研攻关,加快近视影响因素和干预、矫正、教育等研究,及时完善近视防控策略、技术标准和干预措施。
第*、政府积极宣传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落实视力健康监测、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提升专业指导和矫正质量、加强视力健康教育。
第二、学校要坚决制止口头上、纸面上的做法,加强对教师的日常管理、强化师德规范、宣传教育政策,整顿教学秩序,开起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与健康课,让学生课件走出教室,保证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
第三、逐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定期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实时调整课桌高度。抓好教室采光照明改造,让所有中小学学校采光都达到管家标准。
参考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5-10/doc-ikmxzfmm1541672.shtml
国考推荐
(编辑:Nicj)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