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 公务员局2022年

公务员局2022年

2021-06-08 14:50:1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notice点击预约2023年国考&下半年四川省考,还可获取考情资料

公务员局2022年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提上日程了,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浙江人事考试网消息,2022国考预计在11月底(27、28)举行,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公务员频道:https://sc.huatu.com/guojia/。

2022国家公务员图片

  一、关于2022国考

  通常,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简章可以在国家公务员局(http://www.scs.gov.cn/)>>国家公务员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查看。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请看如下: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北京地区2021年度人事考试工作计划》

  浙江人事考试网布了《2021年全年考试计划》,考试计划中就列了2022年国考时间

  二、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国考流程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发布公告 2020.10.15 2019.10.14 2018.10.21 2017.10.28 2016.10.13
网上报名 2020.10.15-24 2019.10.15-24 2018.10.22-31 2017.10.30-11.8 2016.10.15-24
查询报名序号 2020.10.28 2019.10.28 2018.11.4 2017.11.12 2016.10.28
确认及缴费 2020.11.7-11 2019.10.31-11.6 2018.11.8-14 2017.11.17-22 2016.11.2-7
准考证打印 2020.11.23-29 2019.11.18-24 2018.11.26-12.2 2017.12.4-10 2016.11.21-27
笔试时间 2020.11.29 2019.11.24 2018.12.2 2017.12.10 2016.11.27
成绩查询时间 2021.1.5 2020.1.8 2019.1.18 2018.1.24 2017.1.9
面试开始时间 2021.1.23 因疫情推迟待定 2019.1.24 2018.2.5 2017.1.17

  三、国家公务员报名条件(参考2021国考)

  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考试公告明确指出的“报考条件”有下列几点(以2021年国考为例):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专业科目笔试。

  五、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一门无论你是公考小白,还是久经沙场的公考“老将”,都要求学习到的科目,在学习或者复习的初期,能够很好地把握整体思路,对于后期搭建框架非常有帮助。那么我们来一起跟着知识框架整体了解一遍吧!

  如果将科目整体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其中zui主要的几大枝干则分别是:片段阅读、语句表达、逻辑填空、篇章阅读。这里的前三个部分是国考和省联考必考的,zui后一部分的篇章阅读是国考独有的题型,但是细看下来,其实就等于前面三个题型的总和。所以我们着重来将前三部分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进一步拆分。

  片段阅读

  在分析了近20年内蒙古省联考的言语题目后,我们发现,大多是围绕文段理解而出题的,也就是官方考试大纲中所强调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这句话。此处考察点下设主要题型分别是:主旨概括、标题选择、态度理解、意图判断、细节理解和词句理解。

  首先来看一个例子:

  【例1】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建设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医患纠纷、劳资纠纷、非法集资等矛盾明显增多。由于社会组织等发展滞后,我们往往习惯于用行政和经济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而实际上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社会归属感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除经济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精神需求等诸方面,需要组织归属、社会救助、心理辅导等社会支持。很多社会问题往往由于处置不当,从而引发和积累更深的社会矛盾。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处理社会问题,不适合再使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

  B.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C.处理社会问题不能局限于行政和经济办法,还需要社会支持

  D.社会成员的需求既有经济物质需求,也有精神心理需求

  大家可以看到,文段给出了一个片段,那么要求我们做些什么呢?主要还是看提问部分的“主要”意思是,这句话表示题目在问文段主旨,所以我们可以从关键词判断,这是一道主旨概括类题。如果提问方式换成“zui适合做这段文字的标题是?”、“文中作者体现的观点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那么分别对应的是标题选择题、态度理解题和意图判断题,我们直接从问法中就能很轻易地对应到题型了。读到这里聪明的你是不是发现还有一个题型忘记介绍?没错,它叫做“词句理解题”,作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的分水岭,既要求对文段进行简单剖析,又具体到了代词、词语、短句的理解当中。所以我们接下来对语句表达可做一个进一步理解。

  语句表达

  首先还是先上例题:

  【例2】①影响生物寿命zui关键的因素是基因

  ②同种生物的自然寿命是类似的

  ③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积累,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④环境可以决定相关基因是否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否,又会影响相应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由此控制生物的寿命

  ⑤在这个前提下,个体的寿命则由环境决定

  ⑥生物的寿命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遗传物质是基础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⑥③⑤

  B.④⑤③②⑥①

  C.①③④⑥⑤②

  D.⑥①③②⑤④

  【例3】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建设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医患纠纷、劳资纠纷、非法集资等矛盾明显增多。由于社会组织等发展滞后,我们往往习惯于用行政和经济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而实际上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社会归属感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除经济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精神需求等诸方面,需要组织归属、社会救助、心理辅导等社会支持。很多社会问题往往由于处置不当,从而引发和积累更深的社会矛盾。

  接下来zui可能讲的是:

  A.处理社会问题,不适合再使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

  B.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C.处理社会问题不能局限于行政和经济办法,还需要社会支持

  D.社会成员的需求既有经济物质需求,也有精神心理需求

  【例4】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立国之本。________________。因此,“究天人之际”的问题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天人合一论”则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

  填入划横线部分zui恰当的一句是:

  A.农事活动仰仗于天,与自然联系密切

  B.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C.民以食为天,农业在古代中国的地位不言而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在中国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主要考察语句排序、下文推断、和语句填空三类题型。大家在看过三道例题之后,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都是围绕对句子的理解和活用对不对?

  逻辑填空

  zui后,我们再来看一道题:

  【例5】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zui________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zui悲惨的灾难,你仍能________。这是一笔任何外力都夺不走的财富,是孟子所说的“人之安宅”,你可以借之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zui恰当的一项是:

  A.单调 自强不息 安身立命 B.单调 坚强不屈 怡然自得

  C.无聊 自强不息 怡然自得 D.无聊 坚强不屈 安身立命

  文中给我们划了多道横线,横线中考察实词、成语、和虚词的使用,让我们来看看考试大纲怎么说——要求考生准确、得体地运用词语。这里的空格设置数量不定,从一个空到5个空都可以。

  总结一下,我们在做题时的目标是需要又快又对的,正确率需要大家不断打磨做题技巧,每个人适用的路数不同,但另一方面,如何让自己快速判断题型,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轻易做到的。因此,从设问处判断题型,就是每人都应掌握的基本功。下次我们再聊聊,具体到每个知识树上的小题型的话,可以有哪些实用且好用的解题技巧!

  

  申论如何备考》》》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提及的一句话。这句话也一直激励着广大青少年,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建设有用之人,如同袁隆平院士一样,一生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实现了中国人从饥饿到富足的生活状态。他的无私奉献、爱国、爱家、爱天下人的情怀……都是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理应以他作为学习的榜样,从中学习并传承这些优秀的精神财富。

学习袁隆平精神,坚定信仰,胸怀远大理想抱负,并为之不懈努力。袁隆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于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之心。对于袁隆平而言,他的理想抱负不仅仅是让中国人吃饱饭,更是心系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他有两个梦想,一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二是禾下乘凉梦。袁隆平院士先后前往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因地制宜地研究适合当地土壤种植的杂交水稻,深入田间,解决了非洲等国人民的饥饿问题,其中,马达加斯加为了纪念袁隆平院士,在货币上还印有一束水稻的图案,这也足以体现出来了袁隆平及其团队的努力获得了非洲人民的肯定。禾下乘凉梦则是水稻高产梦,而如今真正做到了。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的矢志报国,心系天下的远大抱负,青年人要有梦想,并为着梦想而不懈努力。

学习袁隆平精神,刻苦钻研,努力奋斗,开拓创新的求真务实精神。将一生奉献给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深入田间,反复琢磨,研究试验田的稻株比例,zui终发现水稻是可以杂交的,后期拜访专家,查阅资料,攻克难关,zui终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造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把实验室设置在田间,自己所带学生必须下水田地做试验,即使身患疾病,托着病重的身体依然出现在试验的前线,亲自下田,即使在生命的zui后一刻也不忘杂交水稻的研究结果。我们要学习袁隆平精神,不断创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谨记唯有实干才能兴邦。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鼓舞着广大中国人砥砺前行。就像袁隆平院士一样,将一生默默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中国人所经历过的长期饥饿史我们不能忘记,而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研制出的杂交水稻我们更不能忘记,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亩产400公斤到当下的近1150公斤,足足翻了将近三倍,这正是袁隆平院士用信念、意志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出来的。

理想信念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袁隆平精神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国家美好的明天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国考推荐

  历年入面分数 知识大普及 数读国考国 考空间站

  国考问答百科 报考指导 国考时间轴 申论备考

  国考行测备考 图书网课备考 公安联考公告预约

(编辑:Nicj)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