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 16:36:15 教师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jiaoshi/ 文章来源: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导读】四川教师考试网提供以下四川教师招聘信息:2020甘肃特岗教师计划招募5400人公告(4),更多关于四川教师招聘公告,教师公招报名,教师招聘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请关注(四川华图教师考试网)。
六、保障政策
(一)特岗教师享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133号)中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各市县要强化主体责任,确保特岗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同等条件下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同等待遇。特岗教师在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他津贴补贴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要落实好周转宿舍等安排,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二)“特岗计划”的实施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免试纳入特岗教师管理。特岗教师3年聘期视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要求的3年基层教学实践。
(三)不得随意调动(含借调)服务期内的特岗教师。实施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特岗教师的统一管理和日常考核,对违反协议和学校规章制度的特岗教师,要严肃处理。对于不遵守合同,致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情况恶劣的,一经查实根据合同协议予以解聘并公开通报。
(四)本次招聘的特岗教师,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要求,三年服务期满后由实施县(市、区)教育、人社部门组织进行岗位考核,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不进行其他考试,由实施县(市、区)负责入编,落实工作岗位,扎实做好人事、工资关系等接转工作,连续计算工龄、教龄,不再实行试用期。同时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服务证书》发放和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服务期满特岗教师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硕士研究生等优惠政策。不愿留任的特岗教师由其自主择业。省上不再行文。
(五)特岗教师户口和档案关系原则上统一转至工作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事档案管理部门。
七、工作要求
(一)安全有序做好招聘工作
各市县要全面做好2020年甘肃省“特岗计划”招聘期间疫情防控及考务组织工作,建立健全招聘考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预防、及时管控和妥善处理考试期间突发事件,确保2020年全省“特岗计划”招聘安全有序、公平公正进行。
(二)及时广泛发布招聘信息
各市县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尽快启动2020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招聘公告须在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公开招聘服务平台、教育行政部门网站及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平台上发布,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推介招聘信息,扩大信息发布范围和社会知晓度,及时为高校毕业生应聘提供岗位信息。
(三)强化特岗教师信息管理
各实施县(市、区)录取结束后,要及时补充、更新“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中特岗教师信息,市(州)要严格审核把关,按时报送;做好在岗特岗教师的数据统计、教师服务证书信息统计和特设岗位需求预测工作,及时掌握特岗教师的基本信息,加强对特岗教师的科学动态管理。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020年是“特岗计划”实施15周年,相关市县要深入挖掘特岗教师中的优秀典型,加强对“特岗计划”在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助力脱贫攻坚作用发挥和取得成果等方面的总结,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广泛宣传。请相关市(州)认真遴选3-5名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特岗教师和3-5个“特岗计划”组织实施较好、特岗教师群体助力农村义务教育、脱贫攻坚等作用发挥较好的典型案例,分别填写《优秀特岗教师先进事迹推荐表》(附件3)和《特岗计划组织实施典型案例推荐表》(附件4),于2020年7月1日前将相关材料(附件3、4)电子版和盖章扫描件按要求报省教育厅。
(五)加强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相关市(州)要加强特岗教师保障政策落实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对于无故拖欠特岗教师工资,不能为其缴纳五险一金,不能及时为服务期满留任特岗教师办理入编手续等情况,一经核实将给予通报批评,不得将该实施县(市、区)列入下一年度申请设岗需求名单。特岗计划实施管理不到位,招聘计划完成不好,特岗教师待遇保障和入编入岗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突出的市(州),要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力的,下一年度将不再增加或适当核减设岗名额。
本方案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各市、县要按照本方案规定,制定本地区实施办法。县(市、区)实施办法报市(州)教育局审核备案,市(州)实施办法报省教育厅审核备案。
微信客服号 | 微信公众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