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事业单位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网 >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试题 > 2012年5月20日成都市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8)

2012年5月20日成都市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8)

2013-03-29 15:49:07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sydw/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s://sc.huatu.com/sydw/)提供以下事业单位招考信息:2012年5月20日成都市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8),更多关于四川事业单位招聘岗位,事业编报名,事业编考试内容等信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或添加 客服号咨询!

  二、多项选择题

  57.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我国的法律制裁可以分为( )

  A.行政制裁 B.违宪制裁

  C.民事制裁 D.劳动仲裁

  E.刑事制裁

  【答案】ABCE

  【题型】法理学

  【考点】法律制裁

  【作者】王萱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违宪制裁。因此,本题选择ABCE。

  58.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与法律关系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者,我国的法律关系主体包括( . )

  A.公民 B.企事业单位

  C.法人 D.社会组织

  E.国家机关

  【答案】ABCDE

  【题型】法理学

  【考点】法律关系

  【作者】王萱

  【解析】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在我国,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国家、机构和组织以及公民。公民,即自然人,既指中国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机构和组织,主要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组织;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因此,本题选择ABCDE。

  59.下列情形中,属于合理使用肖像权的是( )

  A.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分子在报刊上使用犯罪分子的肖像

  B.新闻报道中合理使用领导人的肖像

  C.为宣传植树活动使用植树者的肖像

  D.寻人启事上使用失踪者的肖像

  【答案】ABCD

  【题型】民法

  【考点】人身权

  【作者】王萱

  【解析】合理使用肖像权的行为包括:(1)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相关人物的肖像,使观众、读者了解、认识事实真相等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不构成侵害被曝光者的肖像权。即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失实或者不当,有可能构成侵害被曝光者名誉权或隐私权,也不会构成侵害肖像权。(2)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或为国家利益举办特定活动使用公民的肖像。(3)为记载或宣传特定公众活动使用参与者的肖像。(4)基于科研和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的。(5)为肖像权人自身的利益使用其肖像。因此,本题选择ABCD。

  60.下列不属于民法上的指定代理有( )

  A.未成年人王某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为其指定其已经与其母亲离婚并且分居的父亲为其监护人

  B.在一次诉讼中,人民法院为没有诉讼能力也没有法定代理人的林某指定其单位同事为其诉讼代理人

  C.人民法院为在一次车祸中失去父母的8岁男孩指定其外祖父为其监护人

  D.因失去妻子而患有精神病的张某,所在单位指定其父亲为其监护人

  【答案】ACD

  【题型】民法

  【考点】指定代理

  【作者】王萱

  【解析】根据人民法院或者行政主管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为指定代理。指定代理适用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没有法定代理人、对法定代理人有争议或者法定代理人无正当理由不能代理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指定代理。A、C、D项属于法定代理的范畴。

  6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D.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案】AC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作者】王萱

  【解析】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明确地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概括为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具体展开,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同人类社会共存亡;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不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本题选择AC。

  62.下列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论述,正确的有( )。

  A.分配的问题大得很,解决分配问题要比解决发展问题更困难

  B.共同富裕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

  C.共同富裕第一要义是针对共同贫穷的社会主义的,第二要义是针对两极分化的

  D.明确提出了解决分配问题的时间表

  【答案】ABD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分配制度

  【作者】王萱

  【解析】邓小平对“共同富裕”的思考主要有:(1)共同致富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2)分配的问题大得很,解决分配问题要比解决发展问题更困难。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3)明确提出了解决分配问题的时间表。1992年12月18日,邓小平指出:“中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到本世纪末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是基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即共同富裕第一要义是针对两极分化的,第二要义是针对共同贫穷的社会主义的。因此,本题选择ABD。

  63.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有( )

  A.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体制性根源

  B.企业社会责任弱化,农民工自身素质偏低

  C.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不到位

  D.相关法律不健全,法制不完善

  【答案】ABCD

  【题型】社会常识

  【考点】农民工问题

  【作者】王萱

  【解析】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包括:(1)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体制性根源。(2)相关法律不健全,法制不完善。在劳动保障立法和一些法规政策中还存在限制农民工的条款,对农民工群体缺乏明确的法律保护条款。(3)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的公共管理和服务缺位,在公共财政预算安排上也没有得到应有体现。(4)企业社会责任弱化、农民工自身素质偏低。一些企业招用工中不依法办事、不按政策办事的问题仍然严重。农民工中就业前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因此,本题选择ABCD。

  64.请示的结构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 )

  A.正文,包括请示理由、请示事项及请示的具体要求

  B.标题,写明制发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

  C.主送机关

  D.制发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

  【答案】ABCD

  【题型】公文写作

  【考点】请示

  【作者】王萱

  【解析】请示的结构包括:(1)标题,有两种书写方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2)主送机关,只能写一个,不能多头请示;(3)正文,包括请示理由、请示事项及请示的具体要求;(4)落款,包括署名和成文日期,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因此,本题选择ABCD。

  【推荐关注】2013年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用书|事业单位资讯|

  【辅导课程】2013年四川事业单位课程(网课)|事业单位面授课程|

  【备考资料】时政热点|事业单位|模拟试题|面试|

  【备考专题】2013年四川事业单位备考笔试|面试专题|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网|

>>>四川事业单位最新推荐<<<
new23下公告汇总 报名入口 联考成绩查询入口 联考晒分差分查
面试礼包hot 面试提前学 职位查询 专业查询
面试备考 历年真题 入面分数线new 课程咨询
(编辑:Paelin)
一起加入学习交流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