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事业单位

您当前位置:四川人事考试网 >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方法 > 笔试技巧 >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民道德建设概述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民道德建设概述

2014-03-06 09:31:49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sydw/ 文章来源: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网

【导读】华图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s://sc.huatu.com/sydw/)提供以下事业单位招考信息: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民道德建设概述,更多关于四川事业单位招聘岗位,事业编报名,事业编考试内容等信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或添加 客服号咨询!

  第一章 公民道德建设概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上层建筑,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力量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与恶、荣与辱、美与丑、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等道德概念为评价标准,来影响和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在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上,还可以通过法律、政策、纪律等形式,以强制手段发生作用。道德的调节作用虽然没有法律那种外在强制性,但它也被人们看成是应当普遍遵循的不成文的“法律”,有着很强的内在约束力。正因为如此,人们常把道德的制约作用形象地称为 “道德法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中共中央于 2001年 9 月 20 日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对新形势下的道德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

  无论是从实施“以德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根本措施来看,还是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来看,还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来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都非常重要、十分紧迫。

  一、公民道德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把“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写进了总纲。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它以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它以说服力和劝导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德治搞好了,可以推动依法治国。法律是硬要求,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道德是软约束,具有感召力和引导力。两者之间相互支持,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国家的治理、社会的安定。

  德治具有法治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道德比法律更具有群众性和社会性,人民群众在日常劳动和生活中形成各种习惯、风俗,并据此确定善恶标准,形成舆论,产生无形的道德力量。这种道德力量一经产生,便对决定它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产生能动作用,对人的行为规范产生制约作用,有利于促使人们自觉扶正祛邪,扬善惩恶,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法治和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之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而不能相互割裂,有所偏废。

  二、公民道德建设是纠正道德失范的必由之路

  要深刻理解、认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还必须全而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现阶段我国道德建设的状况。应该看到,当前我国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第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第二,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大力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三,我们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风貌。第四,我们坚持发扬全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第五,我们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总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但是,我们在道德建设上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在开放条件下,对外交往日益增多,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行“和平演变”战略和“西化”、“分化”策略,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西方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依仗着经济优势和文化宣传优势,也不断地散发着影响,企图腐蚀人们的思想,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以达到他们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目的从国内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其结果也必然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多样性,必然要引起人们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商品交换的法则也容易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道德领域。这些都给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课题。

  当前,我国的道德领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一些人唯利是图的思想恶性膨胀,以追逐个人的私利为唯一目的。经济活动中不讲信用、假冒伪劣、欺骗欺诈、见利忘义、损公利私、损人利己的现象,不断蔓延,屡禁不止,以致成为社会公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甚至连一向被视为净上的科学界、教育界,也开始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其次,一些人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渗透到政治生活中来,一些党政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腐败现象严重存在。第三,愚昧落后、封建迷信、歪理邪说危害严重,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其结果败坏了人们的道德,腐蚀了人们的灵魂,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国家的稳定。第四,在一些领域中,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混淆,一些人的荣辱观念颠倒和错位。第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面临一系列新课题。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的道德问题,己成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环境以及对外交往的障碍。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的历史背景下,解决这些问题更为必要。

  只有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才能深化认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清醒和警觉,有的放矢,标本兼治,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巩固和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态势。

  三、公民道德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理性经济,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市场运行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来自内在的运行要求和外在的制度保障两个方面,靠的是完善的市场法制和市场主体良好的道德素质来实现的。一方面要求人们树立起系列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去规范市场行为,引导市场主体去做应做的事情,通过自律内在地支撑着市场运行的秩序。另方面他律又是自律的补充和强化。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不可能自然成为市场主体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特别是在道德力量不能解决问题的场合,还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通过法制手段规范市场行为。现代市场纤济既离不开法律规范,又离不开道德规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个人利益获得更多的实现机会,社会利益关系将会变得更加复杂。这势必导致道德关系的复杂化,甚至各种各样的道德意识现象都会在社会土出现。因此,我国的道德建设,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和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和紧迫。只有努力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调整和充实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观,更新致富思路,塑造独立人格,发扬进取精神,树立时效作风,增强平等思想,确立法治观念,强化诚信意识,激浊扬清,才能劈开阻挡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滞后障碍,努力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使人们积极、有序和高效地从事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四、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即“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先进文化,包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现代科学文化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中,现代科学文化是整个现代生产和现代文明的知识基础,是培育人的素质的基础,是提高人类有效地征服和利用自然,促进社会现代化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能力的智力条件。而先进的思想道德培育的则是人的理想和行为规范等等,它决定整个文化的性质,支配整个文化发展的走向,影响乃至引导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进程,是整个文化的主要代表和重要标志,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两个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只有用这两方面先进文化来教育和武装群众,才一能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够真正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才能使我们的党和国家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从根本上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根木要求。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时期。只有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紧密结合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要求,努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增强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发展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己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就指出了当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和紧迫性。公民道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才能见效的事。

  第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取决于道德养成的长期性。一个人从婴儿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人,能够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生活,在社会种种法纪道德规则中不感觉受拘束和压抑,反而体会到从必然进入自由的欢愉,这个过程是十分艰辛和漫长的。至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培养、人民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那要牵涉到更多更复杂的条件和因素,更是一个逐渐积累的长期的运动过程。

  第二,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取决于社会转型的艰巨性。要实现转型时期的变革,将伴随着利益的冲突和调整,资源的重新配置,个人的重新定位,精神的迷失和仿徨,心灵的震颤和对未来的企盼。新旧体制、机制的磨合转化,也需要很长的时间。社会转型时期的这种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势必造成前面所提到的道德“失范”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道德建设,逐步地形成一套比较稳定、清晰、统一并为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价值体系,

  对社会成员起指导性和动力性作用,的确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

  第三,道德建设的长期性还可以从当代世界普遍的道德危机中得到证明。物质生活富裕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诸如家庭的动荡破裂、青少年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商业欺诈严重、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屡禁不止、政界腐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等道德缺失的问题。这些道德现象提醒我们,经济增长并不一定给人们带来*合乎人性的美好的生活,反倒有可能使人类面临*严重的威胁。物质文明要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调节好,要建立适应现代化的道德规范,必定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关阅读: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综合知识》考试专用教材

  四川省属事业单位考试 综合疑问解答100问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综合知识》考试复习大纲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考大纲解读
>>>四川事业单位最新推荐<<<
new23下公告汇总 报名入口 联考成绩查询入口 联考晒分差分查
面试礼包hot 面试提前学 职位查询 专业查询
面试备考 历年真题 入面分数线new 课程咨询
(编辑:Paelin)
一起加入学习交流群吧